升平公主
唐代宗女。又称齐国昭懿公主。永泰元年(765),下嫁郭子仪子郭暧。大历末,代宗敕毁白渠支流碾硙以溉田。她有二硙,请存之,代宗谕以为众率先,即日毁之。尝与郭暧口角。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耶?我父薄天子不为。”她诉于帝。代宗曰:“此非汝所知,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耶!”子仪闻之,囚暖待罪。代宗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暖数十。
唐代宗女。又称齐国昭懿公主。永泰元年(765),下嫁郭子仪子郭暧。大历末,代宗敕毁白渠支流碾硙以溉田。她有二硙,请存之,代宗谕以为众率先,即日毁之。尝与郭暧口角。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耶?我父薄天子不为。”她诉于帝。代宗曰:“此非汝所知,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耶!”子仪闻之,囚暖待罪。代宗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暖数十。
西汉置。治今山东陵县东北神头镇。属平原郡。东汉废。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资政院总裁会同军机大臣奏定,复于宣统元年(1909)、三年改订和续订,并颁布施行。共十章六十五条。主要内容:总纲规定“资政院钦遵谕旨,以取决公论,豫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
书名。清徐松撰。五卷。叙唐长安、洛阳两京城坊、宫殿、官署、街市、苑囿、渠道的分布及诸坊内的廨宇、寺观和贵族官吏宅第所在。前四卷为西京,其前附有地图六幅;后一卷为东京,其前附有地图四幅。约始作于嘉庆十四
元、清地方行政区划名。元代散州或隶属于路,或直属行省,一般均领县。清代散州隶属于府,不领县,地位与县相等。
一作幕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地区。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三国志·魏志·明帝纪》:青龙元年(233),鲜卑步度根与轲比能侵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清代通称外蒙古为漠北,即以此
书名。简称《明会典)。二百二十八卷。为记明代典章制度的官修书,前后共纂修三次。弘治十年(1497)三月吏部尚书徐溥等奉命纂修,十五年十二月成书。会孝宗死,武宗命大学士杨廷和重校,于正德六年(1511)
?—262三国时东平(治今山东东平西)人,字仲悌。旷放不羁。与嵇康、山涛、向秀等交游。后为兄枉诉系狱,株连收康。钟会与康有隙,便谮于司马昭,谓“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以除之
唐羁縻都督府。贞观十八年(644)征服焉耆后于其地置。治焉耆镇。属安西都护府。开元七年(719)后为唐安西四镇之一。贞元六年(790)后废。
1885—1907清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名渊,字墨峰,别号光复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福建武备学堂肄业。三十一年入绍兴大通师范学堂。次年赴日学巡警。旋归国,与秋瑾等组织锐进学社,编辑《中国女报
①北魏太和十七年(493)改司州置。治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西北部内长城以北,河北蔚县、阳原县和内蒙古与山西邻近的南部地区。孝昌中为六镇起义军所攻克。东魏天平二年(535)寄治肆州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