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峤
西晋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字叔骏。华表子,华廙弟。武帝时,任太子中庶子,又以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领国子博士,迁侍中。惠帝初,封乐乡侯,迁尚书。转为秘书监,加散骑常侍,班同中书。朝廷凡有撰集,皆统领之。博闻多识,有良史之志。以《东观汉记》烦秽,有意改作,至是得遍阅秘府藏书,搜集资料,从事著述,撰为《汉后书》。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太常张华、侍中王济均以其文质事核,有司马迁、班固之规,藏之秘府。其中十典(即志)未竟而卒,其子彻、畅继为佐著作郎,始得完成。
西晋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字叔骏。华表子,华廙弟。武帝时,任太子中庶子,又以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领国子博士,迁侍中。惠帝初,封乐乡侯,迁尚书。转为秘书监,加散骑常侍,班同中书。朝廷凡有撰集,皆统领之。博闻多识,有良史之志。以《东观汉记》烦秽,有意改作,至是得遍阅秘府藏书,搜集资料,从事著述,撰为《汉后书》。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太常张华、侍中王济均以其文质事核,有司马迁、班固之规,藏之秘府。其中十典(即志)未竟而卒,其子彻、畅继为佐著作郎,始得完成。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吏部置,分属考功司,掌文武官资任之政令,由考功郎中、员外郎主管。南宋因之。
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西北16公里、明清黄河北岸(今黄河东岸)。明正德六年(1511)于此置管河主簿。为沿河集镇。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置兰阳县丞。明、清黄河本自此东出江苏徐州、淮安府夺淮入海。即今
余(餘)①广义指嫡子以外诸子,亦称众子或庶子。狭义则专指嫡子的同母弟。②周代官名,管理卿大夫的余子,掌诸侯所乘之戎车,又称公路、旄车之族。《左传·宣公二年》载,晋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嫡)而为之田,
义(伦理道德)、利(物欲或功利)并行不悖之谓。墨家认为:“义,利也”(《墨子·经上》),主张利物、利民即是行义。荀子主张:“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大略》以伦理与物欲为人所固有的属性。南宋陈
亦称元会。北宋邵雍计算历史年代的单位。邵雍《皇极经世》认为世界有终始,从始至终的一个周期称作“元”。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故一元为十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十二万九
一作栅江,即濡须水。源出巢湖,下游入长江处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南濡须口以东的栅口,与濡须水下游不同。
官制用语。又称试秩。宋制,分试大理司直、试大理评事、试秘书省校书郎、试秘书省正字、试寺监主簿、试助教六等。为幕职州县官的加官。又是一种出身,可以候选入官。宋初,以恩泽得授试衔,但不得赴选。太平兴国二年
南宋总领所的简称。参见“总领”。
在今浙江鄞县东。《宝庆四明志》引《小道四蕃志》:“以海人持货贸易于此,故名。”
器名。又称席篷。用竹叶、篾片、棕榈枝叶及芦苇等天然植物编织而成的帆。晋木华《海赋》中,有“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之句,帆席即为用席做的帆。又宋陆游《剑南诗稿·舟中作》有“蘧蒢作帆三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