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南北史补志

南北史补志

书名。清汪士铎撰。十四卷。道光二十八年(1848)、二十九年,汪氏应童濂聘请,与刘文淇、杨亮、吴廷飏、王翼凤等注《南北史》时,成补志三十卷、表一卷,旋因战事失落,后为方濬颐所得,发淮南书局刊刻,然仅刊成十四卷。其中卷一至卷四为天文,卷五至卷八为地理,卷九至卷十为五行,卷十一至卷十四为礼仪。舆服、艺文诸志稿,又于书局散失,仅见存目。该失稿于光绪末归李肇偁,另为《南北史补志未刊稿》(缺艺文志)。此志及未刊稿与后出之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志》,合周嘉猷《补南北史年表》,使《南北史》之缺得以大备。

猜你喜欢

  • 稽察房

    官署名。清内阁之稽察机构。雍正五年(1727)设。置满中书一人,汉中书二三人。掌稽察发交各部院衙门之议复事件,立期督责,月终则分别已结、未结汇奏。军机处发交之明发谕旨,亦由满票签处移稽察房储存、核对,

  • 伍敦元

    1765—1843清广东南海人,原名秉鉴,字成之,号平湖,外商称伍浩官(Howqua)。怡和洋行行主伍琇亭第三子。初承家业,出任行主,为广东十三行行首。曾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相勾结,代向低级行商贷款,年利

  • 秦州

    晋泰始五年(269)分雍、凉、梁三州置。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太康七年(286)移治上邽县(今天水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县、静宁县以南,清水县以西,陕西凤县、略阳县、四川平武县以北,青海黄河以南

  • 都士

    ①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都家狱讼。②州都别称。应璩《新论》:“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参见“州都”。

  • 支曜

    东汉末僧人。据《高僧传》,系月氏(即贵霜)人。灵帝、献帝时译《成具光明定意经》,与康居、康孟详等皆以“慧学之誉,驰于京洛”。

  • 伯孜克里克石窟寺

    原名宁戎寺。唐西州及西州回鹘时期的佛教寺院。在今新疆吐鲁番东50公里木头沟。现存洞窟总数达八十三个,存壁画的洞窟有四十多个,保存壁画面积达1200平方米。洞窟依崖临河。除凿岩成窟外,或附以土坯砌窟。洞

  • 威顺王

    元代诸王封号,授螭纽金印。泰定三年(1326),世祖第九子脱欢之子宽彻普化受封。

  • 河北县

    ①本西周魏国,西汉置河北县。《水经·河水注》:“县在河之北,故曰河北县也。”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属河东郡。北周明帝二年(558)改为芮城县。自汉至西晋属河东郡,十六国后秦至北魏太和十年(486)为河北郡

  • 青石岭

    ①一作青石岸、青石原。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北。东汉元初四年(117),羌酋狼莫败马贤于安定青石岸;东晋义熙三年(407),赫连勃勃与姚兴将战于青石原;唐贞元三年(787),吐蕃以羌、浑众屯潘口,傍青石岭,

  • 阳裕

    十六国时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字士伦。阳耽侄。西晋末任幽州刺史王浚治中从事。浚败,投鲜卑单于段眷,任郎中令、中军将军。历段氏五主,甚见亲重。晋咸康四年(338),降后赵石虎,任北平太守。旋为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