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树北移法
植树方法之一。明《种树书》指出:“木自南而北,多苦寒而不生,只于腊月去根旁土,取麦穰厚覆之,然(燃)火成灰,深培如故。则不过一、二年,皆结实。若岁用此法,则南北不殊,犹人炷艾耳。”在根旁掘土,破坏树木部分根系,植株生长受到一定挫伤,提早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增加御寒能力。焚烧麦秸成灰,起烘干土壤,促使根部停止吸水,利于可塑性物质贮积之作用;还可提高土温,增加御寒能力。
植树方法之一。明《种树书》指出:“木自南而北,多苦寒而不生,只于腊月去根旁土,取麦穰厚覆之,然(燃)火成灰,深培如故。则不过一、二年,皆结实。若岁用此法,则南北不殊,犹人炷艾耳。”在根旁掘土,破坏树木部分根系,植株生长受到一定挫伤,提早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增加御寒能力。焚烧麦秸成灰,起烘干土壤,促使根部停止吸水,利于可塑性物质贮积之作用;还可提高土温,增加御寒能力。
南朝陈汝阴(今安徽合肥)人,字奉诚,小名蛮奴。善骑射,多谋略,梁鄱阳王萧范引随左右。侯景之乱,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每战辄胜。景平,授荡寇将军。陈太建五年(57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三年(222)置,为将军名号,二品,不常设。晋沿置,官品同,开府者皆位从公。
?—783唐苏州(今属江苏)人,字季权,一字公度。以门荫入仕。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荐为判官,又入江西观察使张镐幕府。与杨绾、崔祐甫相善。大历五年(770),任濠州刺史,为政清简,延师授徒。十一年,李灵
辽代封爵。耶律贤适、萧阿刺等先后受封。
261—334晋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士光。江南望族。少有雅望,察孝廉,屡辞官不就,后从讨华轶,封平望亭侯。元帝以侍中皆北士,宜兼用南人,拜为侍中,徙尚书,领州大中正。明帝即位,转光禄勋,累迁尚
国名。一作鄁。周武王封殷纣之子武庚于此。《汉书·地理志》:“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周武王死,三监叛,周
1078—1161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顾道。崇宁进士。累官驾部兼金部员外郎。靖康初,金军攻汴京,以军前计议使使金请和,后又随李棁再往。金人索金帛,并提出割三镇、质亲王宰相。他数次往返,盛言敌势强
唐方镇名。(1)唐大足元年(701)以平狄军改名置,治所即今山西朔州东北马邑,后废。(2)唐会昌四年(844)升大同都团练使为都防御使。乾符五年(878)升为节度使,治云州(治今山西大同)。中和二年(
1594—1651清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武勋王扬古利从弟。初授牛录额真,屡从军征战有功,迁固山额真。顺治元年(1644),随多尔衮入关,败大顺军,晋一等公。三年以欺君罪,论死下狱,为摄政王多尔衮拯
南朝宋铜钱。元嘉二十四年(447)铸,当两五铢,即新铸五铢一枚作旧钱两枚行使。次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