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隆贤
清广西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初为两司马。咸丰三年(1853)克南京,累升监军、总制、恩赏检点,守太平门。四年升指挥,随黄再兴守汉阳。武汉失陷,守田家镇。田家镇失陷,随秦日纲走九江。六年率军援武昌。武昌失陷后,从韦志俊转战鄂、赣。九年,韦在池州(今贵池)叛变,与刘官芳等随杨辅清夺回池州。以后转战皖、赣、苏各地。次年随军破江南大营。同治元年(1862)封奉王。次年九月在石埭降清。
清广西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初为两司马。咸丰三年(1853)克南京,累升监军、总制、恩赏检点,守太平门。四年升指挥,随黄再兴守汉阳。武汉失陷,守田家镇。田家镇失陷,随秦日纲走九江。六年率军援武昌。武昌失陷后,从韦志俊转战鄂、赣。九年,韦在池州(今贵池)叛变,与刘官芳等随杨辅清夺回池州。以后转战皖、赣、苏各地。次年随军破江南大营。同治元年(1862)封奉王。次年九月在石埭降清。
南宋临安昌化(今浙江临安西)人,字升道,号峒麓。嘉定进士。历山阳教授、吴县知县、常州通判、处州知州。习知海上事,曾上书宰执力陈*李全必叛。注《古文苑》二十一卷传世。
书名。又名《石匮藏书》。明末清初张岱撰。二百二十卷。崇祯元年(1628),张岱利用家藏资料,著纪传体明史,五易其稿、九正其讹,历时二十七年撰成是书。由于崇祯一朝既无实录,又失起居注,遂止于天启。卷一至
①吉林农安县的旧称。②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区西北。《宋史·岳飞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兀术次龙湾,以飞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即此。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即《大唐三藏圣教序》。唐永徽四年(653)与《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两碑同时立,置长安晋昌坊大慈恩寺西院塔底层壁间,前者于右,后者于左,两碑对立。前题太宗文皇帝制,后题皇帝于春
战国时越国人。越大夫寺区之弟。越王无余之立十二年(前363)被他所杀。
?—1402又作忽纳失里、纳忽失里、兀纳失里。元末哈密镇将。初封威武王,后改封肃王。明洪武十三年(1380),遣使贡马。二十四年,请于延安等地以马互市。后因阻遏贡道,明遣兵破哈梅里(哈密)城时遁走。次
即“卢眉娘”。
宋于人烟繁稠处置诸镇监官,巡逻盗窃、征收酒税或兼管火禁;于险要处置诸寨寨官、巡检,主维持治安与防御。与寨官合称镇寨官。
官名。俗称小军机。为清军机处之办事官员。早期亦称司员,均系兼差,由军机大臣从内阁中书等官员中选调,无定额。嘉庆四年(1799),始定军机章京为满、汉各两班,每班八人,共三十二人。并规定:汉军机章京由内
今吉林集安市治。公元3年,高句骊都城即由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东北高句丽古城)迁此。公元209年迁都丸都城(今吉林集安市西侧山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