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刺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刺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司刺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刺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司刺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唐博陵(治今河北安平)人,字殷功。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又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曾为司勋郎中。大和时,为京兆尹,终岭南东道节度使。工诗,音节流畅。少年时所作《题都城南庄》七绝,为“人面桃花”故事
即“朱松”。
隋开皇六年(586)置。治阳信县(今阳信县西南)。大业二年(606)改沧州,次年改为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棣州,寻废;贞观十七年(643)又置。治厌次县(今惠民县东南,五代梁南移十余里,北宋
律名。即“朝会正见律”。汉代关于诸侯百官朝会制度的法律。汉武帝命赵禹制定。《晋书·刑法志》:“赵禹《朝律》六篇。”《太平御览·刑法部》引张斐《律序》作:“赵禹作朝会正见律。”
前455—前395战国时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主张“尽地力之教”,通过“治田勤谨”,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平籴”政策以平粮价,“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汉书·食货志》)
1134—1173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士龙,号艮斋。少时从伯父弼宦游,熟知南渡初事,又喜从老校退卒问岳、韩诸将兵间事。稍长后,从程颐弟子袁溉学。绍兴末,为鄂州武昌令,时金兵且至,他以保伍辑
《奏定学堂章程》的组成部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布。共分立学总义、学科程度、计年入学、屋场图书器具、教员管理员五章,对办学宗旨、学生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员职责、教学管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规定
算学术语。又称幻方。是将自1至n2的自然数排列成纵横各有n个数的正方形,使每行、每列或每主对角线上n个数之和都相等的数的排列。东汉郑玄注《易纬·乾凿度》云:“太乙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而
金贞祐三年(1215)升苏门县置。因百泉威惠王祠有清辉殿得名,治苏门县(元初废入州,今辉县市)。辖境相当今河南辉县、卫辉、淇县、新乡、获嘉等市、县地。属河北西路。元属卫辉路。明洪武元年(1368)降为
清代福建天地会系统秘密结社。乾隆五十七年(1792),福建同安人陈苏六、苏叶等所创。陈、苏曾入天地会,参加过林爽文起义。起义失败后,返回福建,因清政府严缉天地会,乃造作“靔”二字,隐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