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侍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禁卫武官,为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分左右,秩正二命,掌御寝北门左右的守卫。皇帝临朝或出行,亦随从护卫。
官名。西魏、北周禁卫武官,为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分左右,秩正二命,掌御寝北门左右的守卫。皇帝临朝或出行,亦随从护卫。
1521—1585又称黄台吉、僧格都古稜特穆尔等。第二代顺义王。明代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长子。嘉靖中掳掠朵颜诸卫,屡与明朝构兵。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之变后,一度与明互市于新开口堡(今河北万全境内
官名。明代置,掌地方仓库贮存事务,设于各府者为从九品,设于州县者未入流。清沿置。于江苏省布政司仓、直隶保定府广盈等仓、陕西粮道永敬仓、直隶天津县北仓等均设,品秩从九品至未入流不等。掌守仓事。
见“内弓箭库”。
地名。亦称龙尾关(《大理行记》)。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八世纪初期南诏王皮逻阁筑,为南诏、大理立国时都城南面的防戍要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蓝玉等曾由此取大理。因位于洱河下游,故后又名河尾关、
书名。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奉敕撰。二十卷。记述乾隆中镇压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民起义始末。有《四库全书》本。
古代器名。即方形壶。“钫”之专名约始于汉代。青铜质或陶质。方口,方圈足,器横断面亦作方形,惟器颈与腹部之四棱呈弧线,鼓腹。上腹部有两个或两两对称的四个兽面铺首衔环,多有盖。用以盛酒。流行于战国晚期,通
秦代的一种法律文书。《睡虎地秦墓竹简》保存有南郡守腾发布之文告,原简题为“语书”,内容为告诫吏民守法,宣布官吏良、恶标准,颁行于南郡地区。
记述一方事物的志书。“方”或指先秦一个邦国,或指秦汉以后一个政区或一地区。“志”通“识”、“誌”,即记述。《周礼·地官·诵训》始见“方志”,《周礼·春官·外史》作“四方之志”。《后汉书·西域传·论》提
三种不可饶恕的罪过。《经法·亡论》:“一国而服(备)三不辜者死,废令者亡。”又云:“〔三〕不辜:一曰妄杀贤。二曰杀服民。三曰刑无罪。”
即“乃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