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
宋代司法机构之一。高宗、孝宗时,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等三衙以及长江沿岸诸军,各设审讯狱讼机构,称为“后司”。狱讼皆由主帅判决,不经属官。光宗时,命熟悉法制的属官兼管。嘉定五年(1212),以武举人主管后司公事。
宋代司法机构之一。高宗、孝宗时,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等三衙以及长江沿岸诸军,各设审讯狱讼机构,称为“后司”。狱讼皆由主帅判决,不经属官。光宗时,命熟悉法制的属官兼管。嘉定五年(1212),以武举人主管后司公事。
?—825唐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少从叔宣武节度使刘全谅为牙将。以盗其叔钱罪逃投李师古,授淄青节度都知兵马使。元和十四年(819),随李师道拒官军。为师道所疑,乃倒戈擒杀师道归唐,拜义成军节度
官署名。元置。建置、品秩、职掌、设官皆同大都太仓。
洸一作光。又名洸河。今山东境内大汶河的一条分流,自宁阳县东北堽城附近析流而出,西南流至济宁市注入运河。《晋书·荀羡传》:东晋永和十二年(356),“羡自光水引汶通渠”。是四世纪中已有引汶入洸通渠之举。
①官名。唐有中御府大监,《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大作太。大监或即太监。”辽以太监为少府、秘书、太府诸监长官的官名。元代沿置,在艺文监等府署仍为长官,在太府、秘书、中尚、章佩诸监则为次官,位在太卿或监卿
书名。陈天华撰。凡分三编,上编文集,中编《猛回头》,下编《狮子吼》。有1928年刊本,后辑入《革命文库》。195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重加编辑。收入陈氏一生主要论说、著作,按写作与发表年月顺序编排,并作了
见“旋相为宫”。
官署名。朱元璋吴元年(1367)置,掌祭祀礼乐等事务,设卿、少卿为长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以各祠祭署皆隶此司。三十年,改称太常寺。
战国魏邑,秦置县。《水经·济水注》:“城在济水之阳,故以为名。”治今河南兰考县东北。秦属砀郡,两汉属陈留郡,三国魏、西晋属陈留国,北魏至北周属阳夏郡,北魏时又曾为徐州治,隋属曹州。唐贞观初废入冤句县。
官署名。即典设局,唐武德中置,长官为太子斋郎。贞观元年(627)改为典设局,长官改为太子典设郎。
清代于云南出资开矿或冶炼者之通称。多系三江、两湖、川广之富商大贾。其投资于开矿者,称为“锅头”、“窑主”或“厂客”;投资于冶炼铜、铁、金、银者,称为“炉客”或“炉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