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苑烧朱所
后(後)
官署名。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掌烧变朱红以供丹漆绘饰之用,设监官一人,以内侍充任。
官署名。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掌烧变朱红以供丹漆绘饰之用,设监官一人,以内侍充任。
别集名。唐张说撰。三十卷。有影宋蜀刻本。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间龙池草堂刻本,仅二十五卷,缺末五卷。清仁和朱氏《结一庐丛书》本作二十五卷补遗五卷。《四库全书》本改题《张燕公集》,二十五卷,但已重
即“李兑”。
1398—1435即朱瞻基。明代皇帝。公元1425—1435年在位。仁宗长子。永乐九年(1411)立为皇太孙,数从成祖北巡、征讨。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即位,年号宣德。元年(142
古代五种刑罚之总称。商周时为墨、劓、剕、宫、大辟。隋唐时指笞、杖、徒、流、死。其中笞、杖、徒各分五等,流刑分三等,死刑分二等,共二十等。明清笞、杖、徒刑各分五等。笞刑自一十至五十,杖刑自六十至一百,每
即“扎剌儿”。
春秋晋地。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左传》宣公十五年(前594):“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即此。
见“河南府”。
官阶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改武显大夫设,为武职正二品之封赠。参见“武职封赠”。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属尚服局。员二人,从九品。为司仗、典仗之佐。协掌朝贺时帅女官擎执仪仗之事。唐改正八品。宋、金、明悉如唐制。
唐垂拱二年(686)分益州五县置。治雒县(今广汉州,蒙古废入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广汉、金堂、德阳、绵竹、什邡等市、县地。宋属成都府路。端平中废。蒙古中统元年(1260)复置。属成都路。辖境略为缩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