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
书名。三国吴韦曜撰。五十五卷。记三国时吴国历史。纪传体。吴大帝(孙权)末年,始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撰《吴书》;少帝(孙亮)时,更命韦曜、华覈、薛莹、周昭、梁广等共同访求往事,撰述国史。景帝(孙休)时,昭、广已去世,曜、莹又徙黜,史著中辍。其后曜独撰《吴书》,但因下狱被杀,未能最后完成。已佚。今有清王仁俊辑《吴书钞》,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书名。三国吴韦曜撰。五十五卷。记三国时吴国历史。纪传体。吴大帝(孙权)末年,始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撰《吴书》;少帝(孙亮)时,更命韦曜、华覈、薛莹、周昭、梁广等共同访求往事,撰述国史。景帝(孙休)时,昭、广已去世,曜、莹又徙黜,史著中辍。其后曜独撰《吴书》,但因下狱被杀,未能最后完成。已佚。今有清王仁俊辑《吴书钞》,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①(?—1232)金燕(今河北)人,号“赛张飞”。为山东行省完颜霆部将。屡与红袄军李全等战。元光元年(1222),随纥石烈牙吾塔守泗州。泗州西城为李全所陷,乃降。受宋命,自领一军守盱眙。正大四年(12
即“衍”。
日本遣隋学问僧。大业四年(608,推古十六年)随遣隋使小野妹子使舶入隋,留居中土三十二年。贞观十三年(639,舒明十一年)归国。次年,在大斋会上讲《无量寿经》。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1904.1.31)在苏州创刊。半月刊。旨在宣传“粗浅的道理学问”和“时势”。设论说、学术、苏州新闻、歌谣、诙谐、谭丛、调查等栏目。
?—1759清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大策零敦多布孙。乾隆十七年(1752),联合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袭杀喇嘛达尔扎后,被拥立为台吉。二十年,清军平定准噶尔,进至伊犁。格登山一战,被清军击溃,仅率少数
清宗室封爵有不入八分镇国公与不入八分辅国公的总称。参见“入八分公”。
1077—1148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字少蕴,号石林居士。绍圣进士。初任丹徒尉。徽宗时,累官翰林学士。帅颍昌府,发常平粟赈民,以抗拒宦官杨戬等搜刮,摧抑贪吏,而遭废
金铸钱场。即代州钱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立,铸大定通宝。二十年铸钱成,改名阜通监,设钱监、副监、丞各一员,以州节度、同知、观察判官兼领其事。后因所铸滥恶,于二十九年罢去。
亦名内城。都城中居宫城之外、郭城之内的区域,外围以城墙。是各部衙署、其他皇室成员居所、太庙、社稷及宫苑所在地。
明清贩盐凭证之一。指每引行盐四百斤以上者。最多达两千余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