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禄奏稿
书名。清吴赞成撰。三卷。吴氏曾于光绪年间督办福建船政和台湾防务,故是书所辑奏折关涉此二事者颇具史料价值。有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书名。清吴赞成撰。三卷。吴氏曾于光绪年间督办福建船政和台湾防务,故是书所辑奏折关涉此二事者颇具史料价值。有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清满洲正白旗人,字小山。翻译生员。曾任归绥道。光绪十一年(1885)任安徽按察使,次年迁布政使。十六年护理巡抚。十八年任山西巡抚,旋被革职。
一作咄摩支。即“伊特勿失可汗”。
928—947即钱佐。五代时吴越国君。公元941—947年在位。文穆王钱元瓘第六子,字元祐,初名宏佐。继立时年仅十四岁。以曹仲达摄政事,免境内民间租税,除关梁之禁。黜大将章德安、李文庆,杀内都监杜昭达
亦作田文。战国时人。为魏武侯相,与吴起同时,而位居吴起之上。吴起不服,曾与之论功争相。见《吕氏春秋·执一》。
南方的一种定期集市。一说为每逢亥日进行交易的集市。如唐代江南、荆湘、蜀郡等农村即有此种集市。白居易《江州赴忠州……示舍弟五十韵》有“亥市鱼盐聚”,张籍《江南曲》有“江村亥日长为市”句。一说为隔日交易一
即“中日北京专约”。
古国名。(1)战国七雄之一。自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赵襄子(赵孟)与韩、魏灭知氏后,三家分晋之势已成。晋幽公时,晋君反朝于三家。襄子以后的桓子(嘉)、献侯二代,实际上已为国家。至献侯子烈侯六年(前4
1427—1493明保定博野(今属河北)人,字祐之,号约庵。正统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进修撰。成化初迁侍读学士。十一年(1475)以谨身殿大学士入阁,无所建树,与万安、刘珝有“纸糊三阁老”之称。弘治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分松州通轨置,以地产当归得名,治通轨(今四川黑水)。辖境约今四川黑水县一带。乾元元年(758)复旧称。
1330—1369明凤阳怀远(今属安徽)人,字伯仁。臂长善射,勇力绝人。元末从刘聚起事,至正十五年(1355)投朱元璋,历官总管府先锋、都督、统军大元帅、中翼大元帅。攻宁国,中流矢,裹创再战。升行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