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容
明末清初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字鄮山(亦作茂三、茂山),号躄堂。明诸生。明亡后,为僧,旋以母在返俗。康熙时拒荐博学鸿词科。善诗,工书画。书法欧阳询、褚遂良;画枯木竹石,自抒胸臆,萧然有致。尝受知于御史戴殿臣,戴为海寇所掠,他以身为质,濒死不悔。著有《春涵堂集》。
明末清初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字鄮山(亦作茂三、茂山),号躄堂。明诸生。明亡后,为僧,旋以母在返俗。康熙时拒荐博学鸿词科。善诗,工书画。书法欧阳询、褚遂良;画枯木竹石,自抒胸臆,萧然有致。尝受知于御史戴殿臣,戴为海寇所掠,他以身为质,濒死不悔。著有《春涵堂集》。
官署名。清内阁所属机构。设于雍正八年(1730)。置管理大臣。简派满、汉大学士、各部、院尚书及左都御史兼任。无定员。其下设委署主事一人,行走司官四人,笔帖式四十人,额外笔帖式八人,供事五人,分掌本处事
①官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司马贞索隐:“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魏、晋中郎、郎中等郎官无职事,故亦有此称。②散骑侍郎简称。③唐代指尚书省诸司员外郎。郎中则称正郎
1624—约1683明末清初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本姓邢,名元(一作沅),字畹芬,小字圆圆。苏州名妓。崇祯十四年(1641)被崇祯皇后之父周奎载至北京,送入宫中,崇祯帝不纳,遂为周家歌妓。一说载圆圆
即“娥皇”。
见“五弩失毕”。
又名五石散。药方名。相传其方出于东汉张仲景。因服者宜吃凉食,故谓之寒食散。药性发散时体发热,衣宜薄,惟酒微温。又因配剂中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石,增损不定,故又称五石散。三国魏名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盟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司盟下士以佐之。隋开皇元年(581)罢。
众卿大夫。《书·洛诰》:“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孔颖达疏:“大夫皆称子,故以多子为众卿大夫。”
晋宗室。章武王司马混子。初嗣新蔡王确。洛阳陷,与诸兄没于胡,后得南还。建武元年(317),还袭章武。历位散骑常侍。
西汉元鼎五年(前112)封任破胡为梁期侯,后改为县。治今河北磁县东北。属魏郡。三国魏废。西晋永兴元年(304),王浚遣乌丸渴末败成都王颖将石超于梁期,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