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面
一作样磨。古西域部落名。原游牧于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以东、伊丽水以北、金山以西地区,与处木昆、车鼻施等错居。唐初于其地置咽面州,隶燕然都护府。永淳元年(682)随阿史那车薄反唐,为安西都护王方翼破于热海(伊塞克湖)。长安二年(702)唐改咽面州为都督府,隶北庭大都护府。突骑施汗国兴,为其属部。葛逻禄西迁,与之合流,为创建哈喇汗朝的主体部落之一。
一作样磨。古西域部落名。原游牧于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以东、伊丽水以北、金山以西地区,与处木昆、车鼻施等错居。唐初于其地置咽面州,隶燕然都护府。永淳元年(682)随阿史那车薄反唐,为安西都护王方翼破于热海(伊塞克湖)。长安二年(702)唐改咽面州为都督府,隶北庭大都护府。突骑施汗国兴,为其属部。葛逻禄西迁,与之合流,为创建哈喇汗朝的主体部落之一。
尚或作胜。战国时中山国国君。或即中山王之子。周赧王十六年(前299)赵武灵王攻灭中山,逃入齐,旋死。赵另
明安徽宣城(今宣州)人,字文伯。著有《读史图纂》。
唐垂拱二年(686)置。为漳州治。治今福建云霄县。开元四年(716)移李澳川,即今漳浦县治。乾元二年(759)后为漳州属县。元属漳州路。明清属漳州府。
?—1784清甘肃盐茶(今宁夏海原)人,又名富。回族。回教新教阿訇。苏四十三起义失败后,与张文庆、马四娃等聚集回民,于通渭石峰堡修筑营寨,制造旗帐兵器,约期起义。乾隆四十九年(1784)事泄,遂提前于
书名。元吴师道撰。二十卷。原名《兰溪山房类稿》,后以致仕之官名集,改今名。凡诗九卷,文十一卷。元末付刊。有《续金华丛书》本,题为《吴礼部文集》。
书名。清薛福成撰。四卷。薛氏在中法战争期间充任浙江宁绍台道,亲自参与布置海防之事。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海军入侵镇海,薛氏与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同心御敌,使法军未能得逞。事后,利用当时公私函牍,按年月
五代时南唐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小名康乐。升元时,为通事舍人。保大元年(943),监军镇压张遇贤起义,迁升洪州营屯诸军都虞候。后随查文徽攻闽,以功拜信州刺史。九年,楚马氏兄弟相攻,奉命乘机由袁州进兵长
约1301—约1371①元末明初瑞安(今属浙江)人,字则诚、晦叔,号东嘉、菜根道人。元至正进士,授处州录事,改江浙行省掾,参与平方国珍事。至正十二年(1352)升绍兴府判,历浙东阃幕都事、福建行省都事
486—527北魏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道让。博学多能,初为奉朝请,后除国子博士。曾上疏胡太后言减省徭役,选择守帅,改铸三铢钱等。其弟道穆为御史时曾纠检相州刺史李世哲。及世哲弟神轨为太后所宠,
书名。南宋龚颐正撰。三卷。先是绍兴十三年(1143)诏史馆编修靖康、建炎《忠义录》,未成。此书自建炎元年(1127)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凡三十五年间,忠义可嘉者,自李若水、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