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兀惕
见“唐兀”。
见“唐兀”。
1820—1878清江西临川人,字季莹,号小湖。道光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二年(1852)大考第一,擢侍讲学士。次年提督福建学政迁大理寺卿。五年调江苏学政。同治四年(1865)主讲江南
1767—1838清时葡萄牙人。遣使会传教士。嘉庆五年(1800)抵澳门,九年到北京。道光三年(1823)供职钦天监,后为监正。卒于北京。为在清廷供职的最后一位西方传教士。
①亦称宗人。管理宗事、主持礼乐的家臣。《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而为赋《绿衣》之三章。”韦昭注:“家臣称老。宗,宗人,主礼乐者也。”②同族中有地位的老人。《南史·萧琛传》:“
官署名。元代置。掌辖区印行钞币事务,为诸路宝钞都提举司之分设机构。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立陕西宝钞提举司。后又在和林、四川、中兴等地设司,均非常设。明洪武七年(1374)置,隶中书省,掌宝钞印
兵用防御器具。择坚木如鹿角形者,断之长数尺,或将带枝的树木削尖埋入地深尺余,遍植于路,阻敌之兵马前进。
①一作“仍”。相传为太皡后。风姓之国。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前639):“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皡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昭公四年(前538):“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
书名。又名《唐歌诗》、《选进集》、《元和御览》、《唐御览诗》。唐令狐楚编。一卷。选录三十人,诗二百八十九首。为宪宗时奉敕编进。所录唯韦应物为天宝时人,其余李端、司空曙等皆大历以下人。诗唯取近体,不避俚
即“百司举要”。
书名。元郭畀撰。一卷。至大元年(1308)九月初一日至次年二月初九日作者客居杭州时作。时畀于江浙行省求充学正山长,逐日琐记交游闻见,中多请托胥吏之事。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①秦离宫台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②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又引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