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以来注略
书名。又名《五陵注略》。明许重熙撰。十四卷。成书于崇祯六年(1633)。记嘉靖以来大事,意在与明初洪武时期对比,使人以鉴得失。自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为一至五卷,自隆庆元年(1567)正月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为六至十一卷,自泰昌元年(1620)至天启七年(1627)八月为十二至十四卷。总记嘉靖以来五朝事迹,并加评论,以为鉴戒。
书名。又名《五陵注略》。明许重熙撰。十四卷。成书于崇祯六年(1633)。记嘉靖以来大事,意在与明初洪武时期对比,使人以鉴得失。自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为一至五卷,自隆庆元年(1567)正月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为六至十一卷,自泰昌元年(1620)至天启七年(1627)八月为十二至十四卷。总记嘉靖以来五朝事迹,并加评论,以为鉴戒。
清浙江临海人,字起峰。习学历算,颇得阮元赏识,特拔入诂经精舍学习。助阮元校录《畴人传》。著有《纬候不始于哀平辩》。
1535—1615明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僧人。俗姓沈,名袾宏,字佛慧。十七岁为诸生,以孝友闻。三十二岁辞家祝发,云游四方。参禅徧融、笑岩于北京,与*憨山为友。宗三教合一之说。隆庆五年(1571)归杭
书名。南宋李心传撰。二百卷。记高宗一朝史事。编年体。起建炎元年(1127),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凡三十六年,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相续。是书以国史、日历为主,旁及稗官野史、家乘志状、案牍奏议
唐垂拱二年(686)置,以李冰所造石犀为名(《太平寰宇记》)。治今四川郫县东南犀浦镇。属益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为镇。《资治通鉴》:唐大顺元年(890),王建攻邛州,陈敬瑄分兵布寨于犀浦等县,
书名。元张光大辑。三卷。卷首有元桂阳路总管高丽完者秃序,称:“仆至顺庚午(1330)蒙恩出守桂阳,适值大歉之岁,悉心赈活,仅得无害。昔富郑公守青州,活饥民二十余万,心切慕之。因命郡文学张君致可编集粹为
官署名。元大德十一年(1307)改管领怯怜口总管府置,秩正三品。隶徽政院。领上都、大都等地诸色人匠提举司从事造作。延祐六年(1319)升徽仪使司。七年仍为缮珍司。至治三年(1323),改为随路诸色人匠
北宋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字端叔。李之纯从弟。元丰进士。苏轼知定州,辟管勾机宜文字。历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符二年(1099)监内香药库,以尝从苏轼辟,勒停。徽宗初,提举河东常平。坐草范纯
在山西长治县北。岩壑绝胜,与太行山、王屋山相接,山多柏树,故名。或说神农尝百榖于此,又名百榖山。北齐武平中建寺,《旧五代史·周世宗纪》:显德元年(954),“幸柏谷寺”,即此。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山师而置,北周沿置。夏官府职方中大夫属官,下设山师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即“五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