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坛大乐礼器库
官署名。宋代太常寺所属机构。掌收储有关礼器。设专知官、库子各一人。
官署名。宋代太常寺所属机构。掌收储有关礼器。设专知官、库子各一人。
官署名。元代置。秩从八品。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掌描造诸色样制。置大使一员。
亦名茶马金牌。明初为与西南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交换而特制之铜制牌状凭证。始于洪武中。上有“皇帝圣旨”,左书“合当差发”,右书“不信者斩”字样。一式两件,一给少数民族,一留内府。每三年派大臣招集少数民族凭证
685—765唐潞州壶关(今属山西)人,字元辅。举进士。累迁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天宝二年(743),判御史中丞张倚子奭为登科之首,玄宗复试,奭持纸终日不下笔,人谓“曳白”,因贬安康太守。次
唐景福元年(892)以覆津县改名。治今甘肃武都县东南。属阶州。五代唐长兴三年(932)移阶州治此,并移县治于今武都县附近。蒙古至元七年(1270)省入阶州。
官名。北齐置,为太府寺左藏署次官,协长官左藏令掌署事。隋沿置,四员,正九品。唐代置五员,从八品下。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金代改为左藏库副使,隶太府监。
古代赦令名称之一。凡朝廷因皇帝巡幸或某地发生重灾,颁布命令,赦免京畿或某一地区的罪犯,称曲赦。《晋书·惠帝纪》:“(永康元年八月)曲赦洛阳。”《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康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不普赦天下
官署名。渤海十卫之一,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见“对读”。
?—184东汉末巨鹿(治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初奉事黄老。依《太平经》部分内容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后以符水呪说治病为名,发展徒众,准备起义。十余年间,徒众至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
官署名。元代地方监察机构。直属御史台的内八道监司之一。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司置,治汴梁,监汴梁、河南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