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部丞
官名。西汉武帝置,属大农令。掌郡国均输盐铁。《史记·平准书》:元封元年(前110),治粟都尉桑弘羊兼领大农,“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
大安宝钱
官名。西汉武帝置,属大农令。掌郡国均输盐铁。《史记·平准书》:元封元年(前110),治粟都尉桑弘羊兼领大农,“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
大安宝钱
官名。清代前锋营之职官。额定八员,左、右翼各四员,由统领于前锋校内选充。佐前锋参领掌分辖营众。
?—355十六国时前凉主。公元354—355年在位。字太伯。凉州牧张骏庶长子。与宠臣赵长等废张耀灵,自称凉州牧、凉公,寻称帝,不奉晋建兴年号,改元和平。残虐不道,置五都尉,司人奸过,百姓怨愤。河州刺史
?—1384明湖广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初名廷瑞。元末为陈友谅部将,以江西行省丞相守龙兴(今江西南昌)。后降朱元璋于九江。忠诚效力,战皆有功。授征南将军,与汤和平定福建,明初任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
1389—1456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有戒,号柏轩、介庵。永乐进士,授御史。历官湖广、山东、浙江副使。正统九年(1444)进右都御史。三镇陕西,有誉望。景泰三年(1452)召还京,加 太子太
清代盐场基层管理人员。由场官从若干灶户中拣选,下辖若干灶头。其职掌为登记灶户熬盐起止时间,查验其产盐数量,并负责巡察,以防灶户私卖余盐。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在今山西阳高县。属山西行都司。宣德元年(1426)移高山卫来同治。城南有关,关西又筑连城,为北边雄镇。《明史·英宗纪》:正统十四年(1449),“边帅朱冕与瓦剌战于阳和”
官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置,为新陆军职官。每军五人(不常置),每镇七人,每营一人,正六品。副军校充,奏补。掌经理文牍,由护军官等差遣。
1888—1912清末四川金堂人,字席儒。成都武备学堂毕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日本考察军事,渐萌革命之志。次年回国,任四川新军哨兵。宣统元年(1909)升队官,不久调任云南讲武堂教练官。后赴东
712—779南诏第五世王。唐蒙舍川(在今云南巍山)人。姓蒙氏。乌蛮(彝族)。天宝七载(748),父(一说养父)皮逻阁卒,嗣立。袭封云南王。以兵胁徙西爨白蛮二十余万户(一说二千余户)于永昌(在今云南保
1259—1304元大都路良乡(在今北京)人,又名梁暗都刺,字伯温。父国桢为内藏库提点。他幼时在察必皇后宫中服役,通蒙古语。奉世祖命,从安童学法令礼仪。至元十四年(1277),袭父职。十六年,升中书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