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宣王时的青铜器。宋代出土,原器已失传。铭文分铸于器与盖上,现仅存器铭一百五十字。铭文前段大意是:官吏们不务政事,致使其僚属、民众发生暴乱,酿成驱逐君长的事件;后段大意是:王教诫努力
即“黄老之术”。
见“中日正金银行一千万日元借款合同”。
地名。即今云南龙陵东北之镇安。明万历十三年(1585)在此置镇安守御千户,隶永昌府施甸长官司。清代属永昌府龙陵厅。
官名。(1)春秋时宋国避武公讳改司空置,六卿之一。掌治城郭,执国政。《左传·襄公九年》:“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又《哀公二十六年》:“司城为上卿。”(2)春秋时郑、曹、陈等国置。执政。
?—1862清贵州天柱冷水人。侗族。咸丰、同治年间,为贵州各族农民起义军姜应芳部重要骨干,屡立战功。同治元年(1862)起义军最后据点汉寨陷落时,逃往挂治,旋被执送黎平就义。
书名。清林伯桐撰。四卷。分为士人冠仪及冠仪考证,笄仪及笄仪考证,婚仪及婚仪考证,丧仪及丧仪考证,祭仪及祭仪考证等。对士人家仪诸礼制,作了考核和说明。收入《脩本堂丛书》。
战国赵国台名。又名野台、义台、望台等。详“野台”。
书名。清顾嗣立编选。嗣立字侠君,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三集,每集又以十干分为甲集至癸集。初集录元好问以下一百家六十八卷,二集录段克己兄弟以下一百家二十六卷,三集录麻革以下一百家十六卷,所收各家附有小传
手掷暗器。其叉铁铸,长约九寸,叉头约占三分之一,有三股、五股,以三股居多,中股挺出如枪头,左右两股向上微合,外侧锋锐为薄刃;柄近叉处略细,向后愈粗,重一二斤,每九叉为一联,以软皮插袋盛之,斜背于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