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田
汉代沿边塞人为的沙土带,是一种防御工事。《汉书·晁错传》:“为中周虎落。”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作虎落于塞要下,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以知匈奴来入,一名天田。”此说虽误虎落为天田,但对天田的解释大体正确。当时不仅沿塞布沙,且经常耕锄松土,形成松土带。戍卒每天清晨巡视,观察人马出入痕迹。
汉代沿边塞人为的沙土带,是一种防御工事。《汉书·晁错传》:“为中周虎落。”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作虎落于塞要下,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以知匈奴来入,一名天田。”此说虽误虎落为天田,但对天田的解释大体正确。当时不仅沿塞布沙,且经常耕锄松土,形成松土带。戍卒每天清晨巡视,观察人马出入痕迹。
?—前622春秋时晋国人。先轸之子,食采于霍(今山西霍州西南),亦称霍伯。以其父冲入狄阵而死,襄公命其将中军。襄公三年(前625)秦孟明视伐晋,以报觳之役,他败之于彭衙(今陕西澄城西北),是年冬,又率
西汉东海承(今山东枣庄南)人,字稚圭。少好学。因家贫,佣作以供资用。后以射策甲科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初,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荐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上书言时政称旨,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朝
即“班朱尼河”。
清代宫中奏事处、敬事房对值班官员之通称。
即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镇。清代为自打箭炉入里塘的要津。宣统三年(1911)置河口县于此,1914年改名雅江县,建国后移治江西岸,即今县。
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字伯鸾。家贫好学。娶同县丑女孟光为妻,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曾作《五噫之歌》,讥刺洛阳宫室奢华,章帝使人捕之,乃变名姓匿于齐、鲁之间。又至吴,为人赁舂佣作,而夫妇
书名。北宋宗鉴撰。八卷。成书于南宋嘉熙年间。内容分“本纪”、“世家”、“列传”、“表”、“志”等。以天台宗为正统,仿正史,立释迦牟尼、龙树为“本纪”,天台东土诸祖为“世家”,又有八“志”,“志”后为“
?—前54西汉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字子幼。母为司马迁女。因兄任为郎,补常侍骑。以材能名显朝廷,擢为左曹。宣帝时因告发霍氏谋反,封平通侯,迁中郎将,革除贪污贿赂之积弊,由是擢为诸吏光禄勋,亲近皇帝
书名。清李圭著。四卷。编年体。记太平天国在南京始末,起咸丰二年(1852),迄同治三年(1864)。以大事为纲,各种资料分注于后为附记。是书以杜文澜《平定粤匪纪略》为底本,参以《曾文正公大事记》、《吴
清制,凡赴吏部候选、候补官员,均须取具本旗都统、本籍或原住省分督抚咨文。汉京官郎中以下,外官道以下还需取具同乡六品以上京官印结,到部投供验到。到部之员,均令书写履历单呈交查校,谓之投供;投供之员,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