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申
战国时魏国人。魏惠王太子。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魏攻韩。次年,齐救韩伐魏,魏以其为上将军,与齐战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山东郯城),魏军大败,他被虏。
战国时魏国人。魏惠王太子。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魏攻韩。次年,齐救韩伐魏,魏以其为上将军,与齐战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山东郯城),魏军大败,他被虏。
书名。清焦循撰。三十卷。与《易图略》、《易章句》,合称《易学三书》。倡导以数阐释《易经》,疏解六经,比附天地万物,以通达天下之变。其说与《易》学中之传统迷信有别。清阮元称其《易》学为“石破天惊”之作。
56—88即刘烜。东汉皇帝。公元75—88年在位。明帝第五子。永 平 三 年(60),立为皇太子。即位后一改明帝苛察,事从宽厚。少好儒术,建初四年(79),令诸儒于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令班固等据以
南朝陈人,亦名三议,自称寓滋先生。据传曾“心重《大乘》,口诵《般若》”,后转而批驳佛理。认为“万法万性,皆自然之理”而“非造物之功”;人生皆由命定,性命纯属偶然,“如温风转华,寒飙飏雪,有委溲粪之下,
即“督邮”。
?—237三国时广陵东阳(今江苏盱眙东南)人,字季弼。本姓刘,嗣外祖改姓陈。广陵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东汉建安五年(200)孙策攻郡,赴许说曹操出兵解围。操辟为司空掾属,历任征南将军长史,乐陵、魏郡太守。
①皇帝接见臣下、外国使臣、少数民族首领等,由有关大臣导引入见,称引见。②清代吏部铨选制度。凡京官五品以下、外官四品以下的中下级官员,在授官、京察、大计、保举、升调、俸满时,均需朝见皇帝,由皇帝当面鉴定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世宗柴荣诏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以下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一篇以进。比部郎中王朴献《平边策》提出,“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即南唐)易图”,“得吴
1865—1900清满洲正蓝旗(一说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宗室。字伯茀,号菊客。光绪进士。愤国势不张,八旗人才日衰,著《劝八旗官士文》,旨在警告顽傲。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康有为等发起知耻学会,
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自号幽栖居士。南渡初或尚在世。出身仕宦家庭,尝随夫宦游吴、越、荆、楚间,传因婚姻不满意,抑郁以终。工绘画,晓音律,所作诗词多哀怨幽伤之篇。淳熙九年
罪行名。唐时,府兵须自备若干物资,主要为“随身七事”(衣服、被盖、资财、用物、弓箭、鞍辔、器仗)。战时若不带此七事及火具、乌布幕等,即以不忧军事论处。一事不备即杖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