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清李光廷编。四卷。此书对王韬、张宗良所编译《普法战纪》一书中议论不当、篇目凌乱、引文重复、译名参错诸端,进行了删订。卷删其篇,篇删其句,句删其字,所存仅四分之一,较王氏原书大为改观。
文书名。出土于罗布淖尔北之古城。共三纸。据王国维《罗布淖尔北所出前凉西域长史李柏书稿跋》考证,第一纸为李柏上北凉张骏或其子重华表稿。其余二纸,“则书中所署日月,所言之事,所遣之使,一一相同,实一书之草
清乾隆间,篆刻家丁敬和继起者黄易、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取法秦汉古印,兼取众长,各有特色,治印名盛一时,因皆居钱塘,被称为“西泠八家”,也称浙派。
清州县所属粮房小吏。与管库之库总掌管钱漕事务,常与州县地方官及各差役,如银匠、柜匠等通同舞弊,将纳户已完钱粮作欠交,以多报少,并将全部钱粮包征、包解,从中侵吞。道光二年(1822),尽裁粮总、库总等名
亦称高兄。太平天国对耶稣的称呼。洪秀全自居上帝次子,故称耶稣为天兄。
官名。都水监次官。隋大业五年(609)始置,正五品,寻改名都水少令。唐代罢。辽代复置,为南面朝官。金代于都水监、都水外监各置,从五品,参掌监务,兼管漕运。元代都水监一员,正五品。又有行都水监,亦置少监
①副贰之义。宋、辽、金某些官署副长官或佐贰官多带此衔。宋代有同知枢密院事、同知贡举、同知国用事等。辽有同知汉儿行营都部署事、同知度支使事、同知府(州)事等。金置同知审官院事、同知刺史等。②官名。元、明
清末以农民和破产失业的城乡居民为主体的人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瓜分、掠夺中国。光绪二十四年九月(1898.10)赵三多、阎书勤等率义和拳在山东冠县梨园屯首举义旗,提出“扶清
一作《王延德使高昌记》、《王延德历叙高昌行程所见》。书名。宋王延德撰。一卷。延德,开封东明(今河南兰考北)人,太宗时为供奉官。太平兴国六年(981)五月出使高昌,经夏州,渡沙碛,至西州,见其王于北庭。
唐垂拱四年(688)分蒲台、厌次二县置。《太平寰宇记》:“以在渤海之滨为名。”治今山东滨州市东。属棣州。天宝五载(746)以土地咸卤,西迁四十里就李邱村置,即今滨州市。五代周于县置滨州。明洪武初废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