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役
古代服差役、徭役的人。《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乃颁此法于六乡之大夫。”贾公彦疏:“役谓徭役。”后代遂将为官府出差役之人称夫役。如宋代的工役、差夫、急夫,皆称夫役。宋代以厢兵等担负民夫部分夫役,但民夫从事运输、修河等的人数仍然很多。宋哲宗时,每年春治河,须调发十万民夫,谓之春夫。非常时紧急调发民夫,谓之急夫。在军情紧急、运输繁忙之际,甚至强征妇女服夫役。
古代服差役、徭役的人。《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乃颁此法于六乡之大夫。”贾公彦疏:“役谓徭役。”后代遂将为官府出差役之人称夫役。如宋代的工役、差夫、急夫,皆称夫役。宋代以厢兵等担负民夫部分夫役,但民夫从事运输、修河等的人数仍然很多。宋哲宗时,每年春治河,须调发十万民夫,谓之春夫。非常时紧急调发民夫,谓之急夫。在军情紧急、运输繁忙之际,甚至强征妇女服夫役。
又称围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由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较发达。五代时,江南开垦濒江土地,以圩为自然单位。圩大如城,围以堤坝,中有河渠,外有闸门。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
南宋永嘉(今浙江仙桃)人,字器之,学者称潜宝先生。少师叶适,后从朱熹学。嘉定进士,官至通直郎。曾主管明道书院。取《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问者如撞钟”之意,作《木钟集》,以问答形式阐发程
①秘书省的别称。②尚书省别称。《文选》卷二十四陆机《答贾长渊》:“升降秘阁,我服载晖。”李善注谓秘阁即尚书省。③宋代藏书机构。端拱元年(988)建于崇文院中堂,以藏三馆真本书籍及字画,置判秘阁、直秘阁
?—1900清安徽合肥人,字功亭。初为袁甲三部把总。同治初改隶淮军,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累迁至副将。六年擢总兵。光绪十年(1884)率淮军千余名渡海赴台抗法,屡战退敌。十七年调统芦台淮、练诸军,镇压热河
?—704唐时吐蕃大将。禄东赞之子。兄钦陵掌政时,据吐蕃东部三十余年。多次攻唐,败唐军。唐圣历二年(699),吐蕃赞普器弩悉弄杀钦陵亲党,他与侄莽布支等千余人降唐,受封为辅国大将军,归德郡王。戍守河源
书名。又名《颍滨遗言》。一卷。宋苏籀撰。籀字仲滋,为辙之孙,十余岁时曾侍苏辙于颍昌,此书即追记其祖父之言,以示子孙。因辙有文集名《栾城集》,故名。
金固安(今属河北)人,字辅之。贞祐进士。历任荥阳、长社、开封三县令,有治绩。迁右警巡使。汴京陷,寄居聊城。元太宗二年(1230),任征收课税使,使济南。
官名。即东汉谒者奉皇帝之命外出监督常备营兵者。《后汉书·耿恭传》:“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时有黎阳等营,屯驻常备军队,以供调遣征战。
书名。简称《女科》。明末清初傅山撰。二卷。初刊于清道光七年(1827)。记述妇科病证十种。上卷论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共三十八条,三十九证,四十一方;下卷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共三十
官名。隋炀帝置,为正七品武散官。唐改致果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