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与朝鲜边民交易章程
清政府与朝鲜订立的约章。光绪九年二月(1883.3)由奉天东边道陈本植与朝鲜代表鱼允中签于鸭绿江畔的中江。凡二十四条。主要内容:(1)中国奉天和朝鲜各以中江和义州为边民贸易之处,不准别往对方他处,亦禁在对方建房设栈;(2)在上述两处贸易,货物只纳正税一次,不同于口岸例则,禁止从对方口岸贩货至该两处;(3)朝鲜使臣赴中国京都,以及两国关于边界通商的行文交涉一遵定制。
清政府与朝鲜订立的约章。光绪九年二月(1883.3)由奉天东边道陈本植与朝鲜代表鱼允中签于鸭绿江畔的中江。凡二十四条。主要内容:(1)中国奉天和朝鲜各以中江和义州为边民贸易之处,不准别往对方他处,亦禁在对方建房设栈;(2)在上述两处贸易,货物只纳正税一次,不同于口岸例则,禁止从对方口岸贩货至该两处;(3)朝鲜使臣赴中国京都,以及两国关于边界通商的行文交涉一遵定制。
?—前102西汉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以佐史给事河东守。稍迁至御史、御史中丞。奉命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微文深诋,杀戮甚众。数废数起,为御史及中丞几近二十年。治尚细苛。后为右扶风,因使郿令将吏卒阑
西汉置。或说即今河北易县西北的紫荆关。东汉建武二十一年(45)马援将三千骑出五阮关击乌桓,即此。
即“和州”。
战国时周人。楚怀王时,南游于楚,至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与新城公议及改新城为郡,以防备秦南侵,得新城公支持,资助驷马乘车、五百金往说楚怀王,怀王从其议,以新城为郡。见《战国策·楚策一》。
书名。清费密撰。成于康熙八年(1669)。一卷。是书主要记载张献忠部大西军转战四川和李自成余部在川鄂抗清的史事。史料价值较高。有大关唐氏刻费氏遗书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怡兰堂丛书本、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末
俄国人。曾任雅库次克文书官。明崇祯十六年(1643),募集一百三十余名哥萨克,组成第一支武装入侵中国的俄军,由雅库次克溯阿尔丹河南下,跨越外兴安岭,抵达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结雅河)上游。次年,下航至黑
①南北朝时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长宽。年十三,应选为魏孝明帝挽郎,孝武帝末,加宁朔将军。及孝武帝西迁,不事丞相高欢,避难隐居。独孤信镇洛阳,始出见。西魏大统五年(539),授同轨防长史,加征虏将军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冬在广州创刊。日报。黄清海经理,陈跃墀主笔。设谕旨、官话、论说、粤闻、时局等栏目。最高日销二千份。三十年停刊。
①指三公之位。《后汉书·袁绍传》:“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魏晋以来开府仪同三司者亦有此称。②指尚书台、御史台等机构。《晋书·王羲之传》:“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宋史·李宗谔传》:“尝牒
亦称族、族诛,因一人犯罪而诛灭其三族的刑罚制度。秦文公二十年(前746),秦法初有三族之诛。至商鞅变法时定为常法,“造参(三)夷之诛”(《汉书·刑法志》)。所谓三族,一说为父母、兄弟、妻子;一说为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