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兕
北宋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一说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字武之。父战死,补右班殿直,为环庆巡检,御西夏屡捷。宋神宗召试骑射,迁路都监,徙鄜延、泾原。参加攻克河州之役,以军功累迁皇城使,为钤辖。后任通州团练使,鄜延总管。慕颜真卿为人。图画器用,皆刻“仇雠未报”字。力学兵法,与弟麟同为关中名将,号“二姚”。卒年六十七。
北宋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一说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字武之。父战死,补右班殿直,为环庆巡检,御西夏屡捷。宋神宗召试骑射,迁路都监,徙鄜延、泾原。参加攻克河州之役,以军功累迁皇城使,为钤辖。后任通州团练使,鄜延总管。慕颜真卿为人。图画器用,皆刻“仇雠未报”字。力学兵法,与弟麟同为关中名将,号“二姚”。卒年六十七。
官名。宋代为史馆属官,又有馆阁校勘,常以他官兼领。委任选人与京官者称馆阁校勘,委任朝官者称馆阁校理。元丰改制后废。南宋嘉定初,留元刚受命为秘书省正字,以避祖留正讳请辞,乃命以馆阁校理为官称,系属特殊情
官名。清代尚虞备用处职官。位管理大臣之下,额定一人,正三品。掌翊卫随扈之事,并兼协理事务头等侍卫,掌章奏文移。
年号。(1)西汉宣帝年号(前57—前54)。凡四年。(2)三国吴会稽王孙亮年号(254—256)。凡三年。(3)唐初窦建德年号(618—621)。凡四年。
1085—1132宋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字子济。崇宁进士。赵构在济州筹划登帝位时,除太常少卿。未几,又官中书舍人。高宗称其有谏臣之风,除左谏议大夫,屡上封章,擢翰林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建炎三
即“密斯伯克”。
唐对羁縻西原州侬峒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与今壮族有密切渊源关系。主要活动地区在今广西凭祥、龙州、大新、天等、德保、靖西、那坡一带。元、明后其名渐消失。
书名。清末王树枏撰。五卷。成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据《欧洲史略》、《万国通鉴》及有关史籍记载编成。简述欧洲巴斯革(今译巴斯克)、伊都斯干(今译伊特剌斯坎)、芬、拉伯(今译拉普)、亚利安(今译雅利
纺织机械。由绳轮、手柄、锭子、传动绳弦和机架组成。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型式。卧式为锭子在左,绳轮和手柄在右。其操作简单、方便,应用最为广泛。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形象资料是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立
算学术语。即今之正负数加减法则。始见于《九章算术·方程》。中算家在应用直除法解线性方程组时引入正负数,遂创造了正负术。当方程两行所消元的系数同为正数或负数,即同名时,用减法。此时若其他对应项的系数(含
①周代诸侯、卿、大夫、士之子。《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郑玄注:“郑司农云:……国子,谓诸侯、卿、大夫、士之子也。”受王朝特殊教育,有军事组织,凡遇大事,由太子指挥。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