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子州支父

子州支父

支或作友,又称子州支伯。相传为尧、舜时贤人。尧和舜先后欲以天下让之,称病不受,后隐去。见《庄子·让王》。

猜你喜欢

  • 永桥镇

    今河南武陟县西大虹桥。《北史·尉迟迥传》:迥起兵讨杨坚,“永桥镇将纥豆陵惠以城降迥”,即此。

  • 衮冕服

    皇帝、皇太子、一品或诸王之服的一种。为隆重大典礼服。唐代为皇帝即位、飨庙、加元冠、纳后、元日受朝贺、临轩册拜王公之服。冕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金饰玉簪导,垂白珠十二旒,朱丝组带为缨,色如绶。深青衣纁

  • 胡造

    一作胡慥。清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字石公。画笔雅隽,能山水,工写菊,可多至百种,亦绘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

  • 徐绍桢

    1861—1936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字固卿。清举人出身。曾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江西常备军统领等职。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新军第九镇统制,兼江北提督。辛亥武昌首义后率部响应,并被推为江浙联军总司

  • 识大录

    书名。明刘振撰。记明代君臣事迹,仿正史体例,改本纪为帝典,自太祖至穆宗共二十四卷。列传不分卷数,自母后、储宫、宗室、宰辅以至四裔,皆以类分编。材料主要来源于实录,又旁采诸家文集铭志之类。但叙述疏漏乖舛

  • 直隶教育官报

    见“教育杂志”。

  • 胡鄂公

    1884—1951湖北江陵(今荆州)人,字新三,号南湖。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组织“辅仁社”。三十四年入北京江汉学堂。次年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宣统二年(1910)组织“共和会”,任干事长,翌

  • 安重诲

    ?—931五代应州(治今山西应县)人。明敏谨恪。少事李嗣源(后唐明宗)为中门使,随从征讨,凡十余年,日见亲信。明宗即位,累官兵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枢密使、侍中兼中书令。势倾天下,威福自出,事无大小

  • 过山瑶

    主要指盘瑶与山子瑶两支瑶人。过去大部分人缺地少地,靠批垦山地种植,耕作粗放,地力消失即举家迁移,另寻新地耕种。因经常迁徙,居无定处,故名。

  • 八堡圳

    又名浊水圳、施厝圳。清台湾灌溉工程。康熙五十八年(1719),凤山(今高雄)贡生施世榜等人于浊水溪凿建第一圳,灌溉东螺、西螺等八堡农田。两年后又陆续并入十五庄圳等灌区。圳主由施氏后人世袭管理。光绪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