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鲋
战国末鲁(今山东曲阜)人,字甲。孔子八世孙。入秦为博士,传儒者之业。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后,他与鲁儒生愤秦焚诗书、坑术士,持孔氏之礼器往归,为博士。不久与涉俱死于陈。旧传《孔丛子》为其所撰,实系后人伪托。
战国末鲁(今山东曲阜)人,字甲。孔子八世孙。入秦为博士,传儒者之业。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后,他与鲁儒生愤秦焚诗书、坑术士,持孔氏之礼器往归,为博士。不久与涉俱死于陈。旧传《孔丛子》为其所撰,实系后人伪托。
春秋时晋大史。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宋伐郑。晋赵鞅欲攻宋救郑,他据占卜的卦象,说不可与宋为敌。
部分瑶族的他称。因多种植蓝靛,亦称蓝靛瑶。自称金门(山人)、甘迪门。史称白衣山子、斑衣山子。原居住在今湖南,后迁广东、广西和云南部分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过着游耕生活。多租种外族土地。本支系内部阶级
官署名。宋代置,隶太仆寺。掌饲养牛驴驾车,并供京城内外官署役使。监官以京朝官、诸司使、诸司副使、三班使臣、内侍充任。
1833—1899清山东济宁人,字莱山,亦作来衫。咸丰进士,授编修。咸丰十年(1860)因在原籍办团练抗捐被革职,同治元年(1862)输饷复原职。光绪五年(1879)升内阁学士,受醇亲王奕譞倚重。十一
明末农民军将领。初由陕入晋,崇祯四年(1631)为王自用联军三十六营之一。后渡河转战于河南。
见“河州”。
见“坑户”。
1172—1255南宋福州(今属福建)人,初名自诚,字信之,一字行之,号毅斋。嘉定元年(1208)进士第一。历知赣州、隆兴、建宁府。端平元年(1234)召为吏部侍郎,奏请戒谗谄,肃朝纲。迁左谏议大夫,
官名。晋初有光禄大夫,授银章青绶。如加赐金章紫授,则为金紫光禄大夫,二品,禄赐、班位、冠帻、车服、佩玉、置吏卒羽林及卒,诸所赐给皆与特进同。其以为加官者,唯假章绶、禄赐班位,不别给车服吏卒。梁十四班,
①官名。(1)东晋、南朝皇帝及诸王皆置内监,掌监察。内监即斋监,斋内自主帅以下,皆得监察之。(2)南北朝时对殿中监、内殿中监近侍小臣之称。唐代置内侍监,以宦官充任,后遂为宦官代称。②囚禁重犯的牢房。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