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质
书名。明王洙撰。一百卷。依《宋史》重修,自以臆见,别创义例,大旨欲以明继宋,不但辽金两朝皆列于外国,元代年号亦尽删削。
书名。明王洙撰。一百卷。依《宋史》重修,自以臆见,别创义例,大旨欲以明继宋,不但辽金两朝皆列于外国,元代年号亦尽删削。
孙中山认识论命题。与“知易行难”之古说相对。认为“人类之进步皆发轫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孙文学说》)。主张在行的基础上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故提出“‘行易知难’实为宇宙间之真理”,指出“夫中
1213—1275宋末元初邓州穰城(今河南邓州)人,字武仲。善骑射。自金避乱投宋,隶荆湖制置使孟珙,为骁将。累迁潼川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景定二年(1261),因蜀帅俞兴诬构,降蒙古,授为夔府行省、兼
?—1402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名复出,以字行。洪武进士。历官行人司副、翰林检讨。建文时擢礼部侍郎。*靖难之役中,以副都御史监军,于灵璧兵败被擒。后释还,跃马投河而死。
1118—1187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徙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字无咎,号南涧。韩维四世孙。少受业于尹焞,以荫为龙泉县主簿。绍兴二十八年(1158)知建安县,符离之役,曾上书张浚请勿轻举,不听。
北魏孝文帝太和间制订有关职官品阶的法令。分为前、后两令,皆由孝文帝主持制定。前令于太和十七年(493)颁行,是现存北魏第一个正式规定各种职官品阶的法令,自第一品至从九品分为十八个品级,每个品级中又分上
清代指被除名之人丁。(1)八旗人丁,三年编审,年及十五(后改为十六)岁为成丁,连同旧壮丁,逐户审明,编造清册。其未成丁及非正身良家子弟,假冒入册者,并应开除人丁,由各该旗都统验实开除,将开除缘由注明送
?—960宋初沧州(治今河北沧县东南)人。后周太祖之甥。官至殿前都指挥使。恭帝即位,移领淮南道节度使,驻扬州(今属江苏)。入宋后,自以周室近亲,恐不得全;及闻命移镇青州,愈不自安。宋太祖遣使赐以铁券,
战国时齐国蚕茧税。《管子·轻重甲》:“阳春,蚕桑且至,请以给其口食筐曲之强,若此,则絓丝之籍去分而敛矣。”“絓丝”泛指各种粗细质量不一之蚕丝,于每年春季蚕功毕后征收。或谓征此春赋在于令百姓以絓丝折合成
约1035—约1101北宋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字子中。嘉祐进士。调怀安主簿,移泾县。熙宁中,同知太常礼院,遣使高丽,惧勿行,责监杭州楼店务。岁余通判秀州,复召知太常礼院,迁礼部郎中兼著作佐郎。元祐
清初北京西北郊皇家建筑中的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