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朔望
天文学名词。定朔和定望的合称。
天文学名词。定朔和定望的合称。
宋代科举考试方式之一。亦称胄试。有关官员子弟、亲戚、门客,为避嫌,牒送别处贡院考试,称牒试。景德二年(1005),始命文、武升朝官嫡亲送国子学附试,此后逐渐形成制度:知州、通判的门客,本治所的同宗或异
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说文》:“绫,东齐谓布帛之细者曰绫。”《释名·释采帛》:“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约出现于秦汉前。汉代散花绫可与刺绣媲美,价格昂贵。东汉时可
即“杨贵妃”。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驾部司长官,员一人,掌御用、军用马匹及骆驼、羊的饲养事务。正五命。下设小驾部下大夫、小驾部上士以佐其职,领左厩上士、右厩上士、典牝上士、典牡中士、典驼中
书名。一作《天宝乱离记》、《天宝西幸记》。 唐温畲(一作温龠)撰。一卷。记述安禄山叛乱,玄宗出奔成都事。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即“陈后主”。
前508或前518—?春秋末鲁国人,名若,字子有,后被尊为有子。孔子学生。主张孝悌,反对犯上作乱,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重视礼的作用,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孔子死后,众弟子
辽道宗年号(1095—1101)。凡七年。一作寿隆。
科举考试名目之一。唐时,科举及第者仅予出身。须再赴吏部试,中第后方能授官,脱去褐(布)衣,故称。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东三省设立试行,掌管一省财政。设度支使一人,下有佥事、科员及一二等库官。宣统三年(1911)裁黑龙江度支使司,所管事宜改由民政使司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