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于阗(今新疆和田)人。尉迟跋质那子。工佛像、鬼神、人物、花鸟,绘画颇具西域画特点:线条如屈铁盘丝;用色沉着,如堆起绢素而不隐指。论者谓与阎立本不相上下。长安慈恩诸寺及洛阳大云寺均留有其画迹。宋时内府
周诸侯之长。《尚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召诰》:“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书名。清惠栋撰。一卷。考证《古文尚书》之伪。先是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条分缕析,辨正《古文尚书》实属伪作,栋撰是书,其义多与之暗合。而于《泰誓》,阎氏犹沿唐人正义之误,未若栋书之精而约,使《尚书》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日本东亚同文会派山田良政等人在南京创办南京同文书院,次年迁至上海,改称是名。根津一任院长。每年招收日本学生一百名,学制四年,以培养精通中国经济与中国语言的专门人才为宗
?—1307元回回人。赛典赤赡思丁孙。本名阿不别克儿,世祖赐名伯颜,复以其祖之号“赛典赤”称之。至元二十年(1283),任江淮行省参知政事,统兵镇压黄华起义。迁江西行省左丞,专领课税事。后升河南江北行
又译亦乞不薛、亦奚卜薛、一奚卜薛、也可不薛。彝语,亦奚意为江水,不薛意为西,即水西。指鸭池河以西地区(今贵州毕节地区大部),也指该地区的彝族。元代于此设宣慰司,后并入八番顺元宣慰司。亦奚不薛地为元代太
战国时西周谋士。周慎靓王四年(前317)秦败韩师于脩鱼(今河南原阳西南),秦兵临周境,欲求九鼎。周慎靓王患之。他至齐说齐宣王,齐发兵五万人救周,秦罢兵去。旋齐又欲得周九鼎,他复至齐,力止之。见《战国策
东晋人。“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批驳儒家“天生蒸民而树之君”的说法。认为君权并非天授,而是“强者凌弱”、“智者诈愚”的工具,把人类社会的一切丑恶和灾难都归结为有君之故。幻想实现“无君无臣”、“顺天
即今山东长岛县治所在的南长山岛,在山东蓬莱市北海中。唐贾耽《从边州入四夷》:“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新唐书·地理志》引),即此。贞观中用兵高丽,在此置大谢戍。
秦汉官制术语,用以说明官吏的品行和能力。《史记·萧相国世家》:“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历来注家说法不一,一说以为通晓法律令,无人能与之比者;一说持法公正,不以己意私怨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