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尚书仆(僕)射

尚书仆(僕)射

官名。秦、西汉为尚书令副贰,秩六百石。东汉为尚书台次官,职权益重,增秩至二千石。职掌拆阅封缄章奏文书,参议政事,谏诤驳议,监察百官。令不在,则代理其职。建安四年(99)分置左、右。魏、晋置为尚书省次官,三品。或单置,或并置左、右,有时单置左或右仆射。以左为上。辅助尚书令执行政务,参议大政,谏诤得失,监察纠弹百官,可封还诏旨,常受命主管官吏选举。南朝尚书令为宰相之任,位尊权重,不亲庶务,尚书省日常政务由仆射主持,诸曹奏事由左、右仆射审议联署。左仆射又领殿中、主客二郎曹,右仆射与祠部尚书通职,不并置,置则领祠部、仪曹二郎曹。梁、陈常缺尚书令,仆射实为尚书省主官,列位宰相,宋三品,梁十五班,陈二品、中二千石。北朝亦列位宰相,然录尚书、尚书令常置,故其地位稍逊南朝,职掌都省庶务及执法,或典选举,左仆射兼掌纠弹百官。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中,二十三年改从二品。北齐因之。隋罢录尚书,又常缺令,仆射成为正宰相,从二品,与门下、内史省长官共秉国政。开皇三年(583)令左仆射掌判吏、礼、兵三部事,兼纠弹御史所纠不当者;右仆射掌判都官、度支、工部三部事,兼知用度。行台尚书省亦置,视从二品。唐尚书令罕有除授,龙朔二年(662)又废,左、右仆射正式成为尚书省长官,总判省务,从二品。与中书、门下省长官并为宰相,在政事堂共议国政,师长百僚,享礼隆重。本省日常政务由左、右丞监督执行。贞观二十三年(649)以后,例带“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号,中宗以后,不带此号而单任仆射者,不得入政事堂参议国政、实际执行宰相职务。开元以后多不带此号,逐渐成为安置元老旧臣的荣衔,或缺而不授。五代因之。北宋初为二品寄禄官,仅表示品级俸禄,元丰改制后,复为宰相,主持尚书省政务,从一品。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政和二年(1112)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靖康元年(1126)复旧。南宋建炎三年(1129)皆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罢兼门下、中书侍郎。乾道八年(1172)改名左、右丞相。

猜你喜欢

  • 僧腾客

    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侯景攻围建康(今江苏南京)台城,于城东西各起土山以临之。城内亦作东西两土山以应之,又募敢死士二千人,厚衣袍铠,名曰僧腾客,配二土山,与侯景军交矟以战,鼓叫沸腾,昼夜不息。

  • 北市

    隋唐洛阳郭城内商业作坊区。隋名通远市,南沿漕渠,可通大船。唐显庆中迁于临德坊、邻德坊,改名北市。商旅贸易,车马填塞,为东都最繁华之地。市内有彩帛行、香行、丝行等多种行业,多有胡商。

  • 水竹村人年谱稿

    书名。近人贺培新编。二卷。抄本。记述徐世昌就读、教馆、作幕、仕历、交游等个人经历及政治活动。上卷记清帝逊位前事,下卷记民初政局、洪宪帝制等事。

  • 尚野息

    即“尚结息”。

  • 邓攸

    ?—326晋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字伯道。少孤,以孝称。举灼然二品,为吴王文学,累迁河东太守。永嘉末,没于石勒,长史张宾荐为参军。寻与妻子出逃,以力不能,弃己子而全弟之遗孤,论者贬誉不一。辗转

  • 后燕昭武皇帝

    后(後)即“慕容盛”。

  • 吴越备史遗事

    书名。北宋钱俨撰。五卷。俨既撰《吴越备史》,又以其遗名坠迹,殊闻异见,阙漏未尽者,撰为是书。已佚。

  • 俄罗斯国纪要

    书名。清林则徐辑。一卷。林氏谪戍伊犁期间,正值沙俄侵略吉尔吉斯,并推进到伊犁河畔,深感其侵略的严重性,故特简述其国概况成此编。首述俄罗斯建国始末、地理风俗,次分叙东俄罗斯、西俄罗斯、大俄罗斯、小俄罗斯

  • 更漏子

    词牌名。因唐温庭筠词中多咏更漏而得名。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阙皆六句。上阙两仄韵、两平韵;下阙三仄韵、两平韵。后又作曲牌名。

  • 汴水滔天录

    书名。唐王振撰。一卷。记述朱温代唐称帝事。昭宗时,振曾任左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