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设司于中兴路(治今湖北荆州),监治中兴、峡州、蕲州、黄州、襄阳等本道诸路,并兼劝农事,隶御史台。又称荆南按察司。设使、副使等官员。二十八年改名为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设司于中兴路(治今湖北荆州),监治中兴、峡州、蕲州、黄州、襄阳等本道诸路,并兼劝农事,隶御史台。又称荆南按察司。设使、副使等官员。二十八年改名为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见“萨迦派”。
官职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指“清官”的品级。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掌兵车的军吏。《左传·成公二年》:“公会晋师于上鄍。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杜预注:“舆帅,主兵车。”
1823—1864秀又作寿。清广西藤县人,原名以文。家贫,种山帮工为业。约道光二十八年(1848)加入拜上帝会。咸丰 元 年(1851),太平军进军永安(今蒙山)路过藤县 时参军。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
清太宗年号(1627—1636)。凡十年。
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人工运河。《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吴城邗,沟通江淮”(一作“吴城邗沟,通江淮”)。《汉书·地理志》作“渠水”,杜预注称“邗江”、“韩江”,《水经·淮水注》又作“邗溟沟”、“
见“本洋”。
1060—1111北宋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志完,自号道乡居士。元丰进士。历扬州、颍昌府教授、太常博士,出为襄州教授,著《论语解义》、《孟子解义》。迁右正言,以谏立刘后,乃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
满语官名,汉译为“监丞”。为清代国子监绳愆厅职官。
唐代门下省别称。以其官署位于中书省之左,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