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常服

常服

皇帝、太子、后妃、诸王、百官及命妇通常穿戴之服。历朝历代制度不同。隋代皇帝听朝,以赭黄文绫袍,乌纱帽,折上巾,六合靴,与贵臣通服。百官常服同于庶民。唐初,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腰带则一、二品銙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银,庶民以铁。太宗常服为有袴褶与平巾帻,通用翼善冠。其后,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鍮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民之服,铜铁带,銙七。中宗以后文官以紫黑絁为巾,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有罗巾、圆头巾子,后遂不改。明代皇帝乌纱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黄袍,盘领窄袖,带用玉、皮靴。文武官乌纱帽、团领衫、束带。公侯驸马伯与一品为玉带,二品花犀带,三品金鈒花带,四品素金带,五品银钑花带,六、七品为素银带,八、九品及未入流官乌角带。服花、花样,亦依品级有严格规定。如公侯驸马伯为麒麟、白泽,文一品为仙鹤,武一、二品为绣狮子等。命妇为颜色圆领衫。

猜你喜欢

  • 散阶

    见“散官”。

  • 孙如游

    ?—1625明浙江余姚人,字景文。万历进士。累官礼部右侍郎。泰昌元年(1620)进礼部尚书,首请立皇太子。熹宗即位,以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因不由廷推入阁,遂遭诋,天启元年(1621)乞归。谥文恭。

  • 伊斯哈克

    ①即“伊萨克”。②(?—1842)清新疆库车人。维吾尔族。固山贝子鄂对之孙。初任阿克苏阿奇木伯克。嘉庆二十一年(1816)因孜牙墩一案获咎,降补五品伯克。道光二年(1822)为沙雅尔(今沙雅)阿奇木伯

  • 阿理

    ?—1045党项人。夏景宗子。 ��米氏所生。 因与母皆无宠,避居夏州(今陕西静边)王庭镇。既长,谋聚众为乱,被其党卧香乞告密,被擒沉于河,母亦赐死。

  • 钟(鐘)鼎文

    即“金文”。

  • 皇差销算处

    官署名。清代工部都水司所属机构。顺治元年(1644)置,由本部堂官委派所属司员满、汉各二人管理,每年一更代。掌理销算皇帝巡幸所经之处整理道路、桥梁、营址等项皇差费用之事。

  • 赵鼎

    1085—1147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元镇。崇宁进士。南渡后,历右司谏、殿中侍御史,陈战、守、避三策,为御史中丞。绍兴四年(1134),任参知政事,力荐岳飞收复襄阳,旋拜右相兼知枢密院事。五年

  • 古都名。亦作鄗。见“镐京”。

  • 元秘史山川地名考

    书名。清末施世杰撰。十二卷。施氏针对《元秘史》中同地异名、译无定字、名似同名地非一地、译音音节不一等缺误,以灵石杨墨林刊本为底本,译以对音,稽以史籍,参以《元经世大典图》、阮惟和《元秘史地理今释》等图

  • 中官庄田

    明代宦官占有的土地。始自宣德时期。庄田或来自钦赐、奏讨,或占夺官地、民田,或接受投献。早期土地为数不多,少者数顷,正统九年(1444),赐尚膳监太监尹奉庄田三顷十亩,十二年,御用监太监喜宁奏乞河间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