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三宝录
即“历代三宝记”。
即“历代三宝记”。
1592—1666德国人,字道未。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万历四 十 七 年(1619)来华,抵澳门。先在北京学汉语,后至西安传教。崇祯三年(1630)经徐光启之荐,召来北京历局译书并推测日月食,编成《
127—200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字康成。经学家称后郑,以与“先郑(郑众)”相别。少为乡啬夫,有志于学,遂入太学受业。从京兆人第五元先习今文京房《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
明末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字子将。举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博综群书,工八股文。授徒为业。好延纳宾客,外服儒风,内修禅律。与同郡张天生等结“读书会”,以文会友。崇祯时归入“复社”。卒年五十八岁。
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置。治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属晋安郡。隋平陈改为南安县。梁、陈分别于县置梁安郡、南安郡。为当时交通南海的重要港口。
官名。南宋建炎三年(1129)置,员二人,正六品。掌检举催促行移稽留事务。一员检正吏、礼、兵房,一员检正户、刑、工房。次年罢。绍兴二年(1132)复置,员一人。
州名。唐永淳元年(682)置,治善劳,后治抚安(均在今广西玉林西北)。天宝元年(742)改为宁仁郡,辖境约当今广西玉林以北地区。乾元元年(758)复旧称。
又名辅渠、六渠。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由左内史兒宽开凿,共有六条,用以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一说在郑国渠北,以冶峪、清峪、浊峪诸小河为水源。唐元和时尚有留存。
官名。明初置左、右率府副使,为太子官属。以勋旧大臣兼领。仅为虚职,不专掌辅导太子之事。洪武十五年(1382)以后不置。
?—前472春秋时蔡国国君。公元前491—前472年在位。名朔。蔡昭侯之子。蔡昭侯二十八年(前491),蔡大夫杀昭侯,立他为君。死后子产继位。
主持铨选官吏的官员。《晋书·蔡克传》:“(司马)颖为丞相,擢为东曹掾。克素有格量,及居选官,苟进之徒望风畏惮。”(时东曹掾典铨选官员)。《梁书·王泰传》:“士多怀泰,每愿其居选官。顷之,为吏部尚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