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阙案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吏部置,掌官阙。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吏部置,掌官阙。
北周天和四年(569)分巴、隆二州置。“因蓬山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安固县(今营山县东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又分巴、渠、隆三州复置。开元二十九年(741)移治大寅县(广德初改名
爵名。初指男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后仅为爵位名。食邑为县,故爵前常冠以县名。晋代始置,位在开国子下,二品;南朝沿置,梁开国诸男,位视比二千石,班次之;陈置为九等爵第六等,六品,秩视二千石;隋代置为九等爵
余(餘)书名。明屠隆撰。四卷。卷一讲书版碑帖,卷二评书画琴纸,卷三、四述笔砚炉瓶及器用服饰之物。各卷均与纸有关,列目颇为琐碎。书中关于唐、宋、元、明四代各种名贵纸张的品种、名称、产地均有论述,且介绍了
科场称谓。唐玄宗时,每年进京考试举子益多,与在馆诸生互相往来,结为朋党,以相倾夺,号为“棚”。推有声望者为首,称棚头。举子奔走公卿权贵之间,迷惑主考官视听。不第者则喧讼不已,吏部考功司官不能制止。开元
官署名。唐初与右帐内府同置,为秦王、齐王府所领侍卫府之一。掌领帐内,侍卫陪从。设官有统军、长史、录事及仓、兵、铠曹参军,别将等。贞观后不分左、右。
即“蔑里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雍州置。治郑县(今华县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郑县(今华县)。圣历后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等市县及渭南市渭北地。垂拱、上元初曾二度改名太州,辖
西汉置。治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属南阳郡。南朝宋废。
历史编纂学名词。古代纪传体史书中专门记载天文学(不包括历法)和天文异象的篇章。肇始于《史记·天官书》。至《汉书》中始定名为天文志。内容主要包括:宇宙理论,恒星知识,日、月及五星知识,天文仪器、分野等。
官名。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首席大臣。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1)设。以亲王、郡王、贝勒特简。率大臣、章京处理外交事务。大事上之,小事则行。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