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

书名。清章学诚撰。作者从三十五岁始撰,历三十余年至逝世时尚未完稿,如《圆通》、《春秋》等篇,未能写成。逝世前将全部文稿委萧山王宗炎代为校定,今流传之《章氏遗书》即刘承干依王氏编目补订刊行。其中《文史通义》分内篇六卷、外篇三卷,是为《章氏遗书》本。道光十二年(1832),学诚次子华绂在开封另行编印《文史通义》内篇五卷,外篇三卷,此即广为流传之“大梁本”。两种版本,内篇除排列次序及分卷不同外,前者多出七篇,大体无多殊异。惟外篇差异较大,前者为“驳议序跋书说”,后者为方志之文。1956年古籍出版社曾据《章氏遗书》本排印,“大梁本”未收入。是书虽文史并论,而侧重于史。书中着重阐明“六经皆史”之旨;提出史家必有“史德”,论文必有“文德”;探讨史体发展及长短得失,学术演变及源流;评论当时学风流弊、世教民俗,提倡学术经世,反对专务考索和空谈义理;论述文学流变及文章得失,反对追求形式;主张著作要有“别识心裁”,成一家之言;创立一套修志义例和理论。为论述史学和方志学的重要著作。

《文史通义》书影

猜你喜欢

  • 大德法王

    乌斯藏僧绰吉我些儿之封号。明正德中,绰吉我些儿充使臣至北京。武宗宠信之,加此封号,使出入豹房,与权幸杂处。

  • 仪制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仪制司。明清礼部四司之一。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仪部置。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礼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16

  • 平金录

    书名。撰人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诏修。今未见传本。

  • 博陵县

    ①东汉本初元年(146)置。治今河北蠡县南。桓帝以蠡吾侯入立,追尊父翼为孝崇皇,陵曰博陵,故以名县。为博陵郡治。三国魏改为博陆县。②北周置。治今甘肃临潭县东,隋初废。后复置,属洮州,唐贞观十二年(63

  • 杨缵绪

    1876—?清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字述周。湖北将弁学堂毕业,入日本陆军户山学校,参加同盟会。回国后,任湖北新军营操教习、四十二标统带。光绪三十四年(1908)奉命率部赴新疆伊犁驻防,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 司马允

    272—300晋宗室。武帝子。字钦度。初封濮阳王,后徙封淮南王,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元康九年(299)入朝。会赵王伦废贾后,诏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中护军。性沉毅,宿卫将士皆敬服。永康元

  • 李国昌

    即“朱邪赤心”。

  • 宣奉郎

    官名。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宣议郎置,为从七品下文散官。元丰三年(1080)废。

  • 经方

    中医名词。指汉代以前的中医方剂。(1)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为汉以前的临床著作。(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

  • 王筠

    ①(482—550)南朝梁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元礼,一字德柔。王僧虔孙。起家临川王行参军,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并掌东宫管记,为昭明太子所倍重。官至太子詹事。以能文与声韵为世所称。编次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