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易
汉代今文《易》学派之一。西汉施雠创立。雠曾与孟喜、梁丘贺同学《易》于田何再传弟子田王孙。宣帝时立为博士,甘露三年(前51),参与石渠阁讨论五经异同。后授张禹,禹授彭宣。由是施氏《易》有张、彭之学。著有《周易施氏章句》二篇,亡于晋永嘉之乱。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施氏章句》一卷。
汉代今文《易》学派之一。西汉施雠创立。雠曾与孟喜、梁丘贺同学《易》于田何再传弟子田王孙。宣帝时立为博士,甘露三年(前51),参与石渠阁讨论五经异同。后授张禹,禹授彭宣。由是施氏《易》有张、彭之学。著有《周易施氏章句》二篇,亡于晋永嘉之乱。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施氏章句》一卷。
古国名。或称尼波罗、泥波罗、泥婆罗。即今尼泊尔。俗信佛教。四世纪起就同中国在文化及经济上开始了密切的联系,唐贞观十七年(643),卫尉丞李义表使天竺,道经此地,其王那陵提婆礼遇之,与义表同观国内之阿耆
又称大统五铢。西魏铜钱。文帝大统六年(540)始铸。钱面有外郭,无内郭,钱文“五铢”,“朱”字头方折,“五”字交股直笔,右边穿孔处有一直画,书法似北魏永安五铢。西魏文帝(507—551) 即元宝炬。西
明靖难之变中的一次战役。建文二年(1400)十二月,燕军抵东昌(今山东聊城),南军平燕将军盛庸、兵部尚书铁铉简选精锐,列火器毒弩,严阵以待。燕王朱棣率精骑冲阵,陷入重围。在拼死突围中,燕军大败,主将张
宋代职役的一种。县役为各县吏人、公人,名目繁多,如前后押司、录事、前行、后行、贴司、书手等,分任各项实际事务或各种杂事。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地势高峻,关长里许,宽仅容双马,形势险要。清初吴三桂曾驻兵于此。
战国时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兒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公孙龙之论,或得自兒说的启发。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公孙
官名。(1)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员二人,从七品,隶尚寝局,与典设佐司设掌内宫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唐沿置,员二人,正八品。宋亦隶尚寝局。金同唐制,与典设佐司设掌帷帐、床褥、枕席、洒扫、铺
见“演炮图说”。
?—718唐时契丹酋长。李尽忠从父弟。开元二年(714),突厥默啜可汗势衰,率部与突厥颉利发伊健啜归唐,玄宗赐丹书铁券。四年,复设松漠都督府,以之为松漠郡王,兼松漠都督。仍其府置静析军,以为经略大使。
?—1085西夏人。毅宗梁后弟。为毅宗家相。拱化五年(1067)十二月毅宗死,次年子秉常(惠宗)即位,年仅八岁,梁太后执政,他为国相。自惠宗乾道元年(1068)至天赐礼盛国庆六年(1074)连年对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