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旅大租地条约

旅大租地条约

原称《中俄会订条约》,又称《中俄条约》。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六日(1898.3.27)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等与俄国驻华代办巴布罗福(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Павлов)在北京签订。共九款。主要内容:(1)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面租与俄国,租期二十五年,期满可商延期;(2)租地内军、政大权统归俄国,但不得有总督、巡抚名目;俄国有权在此建造各种设施,但中国不得在此驻军;(3)租地以北设“中立区”,行政由中国官吏主持,中国军队非经俄国同意,不得入内;(4)旅顺口为军港,独准华俄船只享用;大连湾除口内一港专为中俄兵舰使用外,其余地方作通商口岸;(5)允俄修铁路支线至旅顺、大连。同年四月十一日(5.30)本约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交换批准。后又续订条约详划租地范围,参见“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猜你喜欢

  • 宗令

    官名。清代宗人府长官,总掌宗人府事。以亲王、郡王任之。详“宗人府”。

  • 祗候小内品

    官名。宋代入内内侍省宦官,位在贴祗候内品上、祗候内品下。

  • 岳阳郡

    南朝梁置。治岳阳县(今汨罗市东长乐)。辖境相当今湖南汨罗、湘阴、平江等市、县地。为罗州治。陈属巴州。隋开皇九年(589)废。《梁书·武帝纪》:中大通三年(531)封昭明太子萧统子曲阿县公詧为岳阳郡王,

  • 黄阁

    汉代丞相三公处理政事之处。因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成黄色,故名。北朝齐三师二大三公之官并置府,其府三门,其中门黄阁。南朝陈三公开黄阁,听事寝堂,置鸱尾。故黄阁亦用作三公代称。

  • 芝罘条约

    即“中英烟台条约”。

  • 王之仁

    ?—1646明末清初保定(今属河北)人,字九如。明崇祯末官定海总兵。弘光时为镇倭将军。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与钱肃乐缔盟抗清,共守宁波。旋被鲁监国封武宁侯。次年率水师掩击清军于钱塘江,获胜。

  • 杏花村

    地名。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向以产酒著名。乾隆《江南通志》:唐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即指此;一说杜牧诗所指当在今山西汾阳市东北。相

  • 中法停战条件

    即“中法巴黎停战议定书”。

  • 王二

    ?—1629明陕西白水人。天启七年(1627)为饥荒所迫,杀澄城知县,聚众起义。崇祯元年(1628)合山西逃兵活动于蒲城、韩城。后劫宜君县狱,与王嘉胤会合,众至五千余,固守延庆黄龙山。次年,为商洛道刘

  • 刘坤一

    1830—1902清湖南新宁人,字岘庄。廪生出身。咸丰五年(1855)率团练从清军镇压太平军。后从族侄刘长佑编入湘军,转战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十一年授广东按察使。同 治 元年(1862)迁广西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