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余
于越首领。传说是夏少康庶子。少康恐禹祭祀断绝,乃封之于越,号曰无余,于越世系由此始。
于越首领。传说是夏少康庶子。少康恐禹祭祀断绝,乃封之于越,号曰无余,于越世系由此始。
书名。近人马相伯撰。一册。书中多关天主教事之作,间有少数文字议及洋务活动及时局者。有1937年排印本。
官名。战国楚置。掌监督饮食卫生。《新序·杂事四》:“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则庖宰、食监法皆当死”。
前154—前93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东,一说即今山东陵县东北)人,字曼倩。武帝初上书自荐,待诏金马门。后为常侍郎、太中大夫。性滑稽,有急智,武帝以俳优待之。曾以辞赋谏武帝戒奢侈,又陈农战强国之计。
官名。亦称司文郎。南朝梁武帝时置,直寿光省,为皇帝文学侍臣。《梁书·文学·任孝恭传》:“高祖闻其有才学,召入西省撰史。初为奉朝请,进直寿光省,为司文侍郎,俄兼中书通事舍人。”
约139—约189东汉敦煌广至(今甘肃安西西南)人,字元固。家世二千石。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灵帝时,参与镇压羌人及边章起义。后任讨虏校尉,与宗正刘虞、左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密谋翦诛宦官。事未及发,被
《礼记》篇名。战国末儒者所作。一说作于秦、汉之际。郑玄《礼记注疏·礼运》:“《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及阴阳转旋之道。”篇中提出上古“天下为公”,是为“大同”社会。三代之时“天下为家”,是为“小
三国时会稽山阴(治今浙江绍兴)人,字子干。吴赤乌五年(242),从郎中补太子辅义都尉,迁南海太守,后累官中书令。太平二年(257),出为监军使者,平建安、鄱阳、新都三郡山民之乱,获其众以充兵役。封秦亭
361—408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稚远。王导孙。少有美誉,袭爵武岗侯。起家秘书郎,历侍中。桓玄深敬昵,以为司徒。玄篡位,他手解安帝绶带,奉玺册至姑孰(今安徽当涂)诣玄,封武昌县开国公。刘
清末维新派在上海成立的政治团体。光绪二十六年六月(1900.7)自立会组织者唐才常邀集容闳、严复、章太炎、毕永年等具有资产阶级政治倾向的人士八十余人,在上海张园开会,称“中国国会”。推容闳、严复为正副
1604—1676明末清初湖广孝感(今属湖北)人,名正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溪道人。明崇祯进士。入清改名正揆,为光禄寺卿,官至工部侍郎。顺治十四年(1657)去职。善山水,初师董其昌,后自出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