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茂
明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万历进士。天启中任礼科给事中,附魏忠贤,为之逐政敌扶克俭等。与李蕃、李鲁生朋比营私,时有“官要起,问三李”之谣。崇祯时定“逆案”,判徒三年,赎为民。
明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万历进士。天启中任礼科给事中,附魏忠贤,为之逐政敌扶克俭等。与李蕃、李鲁生朋比营私,时有“官要起,问三李”之谣。崇祯时定“逆案”,判徒三年,赎为民。
相传为高阳氏时*八恺之一。
即“阑遗”。
明凉州(今甘肃武威)人,世居西陲。毛忠孙。袭封伏羌伯。成化中,协守南京。弘治初,出镇湖广,改两广。正统六年(1511),与宦官谷大用统京军镇压刘六、刘七起义军,因所部骄惰不习战,次年在长垣(今属河南)
铜钱名。圆形方孔,汉字,铸于辽道宗大康年间。
书名。唐李延寿撰。三十卷。已佚。
战国铜尺。传1931年出土于洛阳金村古墓。长23.1厘米,宽1.7厘米,厚0.4厘米。横断面略呈拱形,一端有穿孔。正背面均无刻度,仅于一侧刻有十寸,第一寸刻十一格,余九寸无分格,第五寸处刻有交午线。现
官名。春秋始置,一里之长。战国、秦汉沿置,东汉又称里魁。北魏置,掌管京师诸坊内事务,每坊内千户左右设一人,有二属吏,先为流外四品,后为流外勋品。北齐每坊置二人,或有属吏、隅老。隋代畿外五保置一里正,以
1863—1901清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原名振华,字安医,号弼臣。早年加入三合会。光绪十二年(1886)就读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医学校,结识孙中山。十四年辍学归里,密结会党,被拥为三合会首领。二十一
西汉置。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属上郡。东汉末废。
1855—1912清蒙古正黄旗人,鄂卓尔氏,字华卿。光绪进士。曾任侍读学士、蒙古学士。光绪二十七年(1901)升大理卿。次年,任刑部尚书。曾辅助张百熙为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充会试副考官、经济特科阅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