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春官府外史下大夫属官,员十二人,掌书籍文字的校正,正一命。北周沿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春官府外史下大夫属官,员十二人,掌书籍文字的校正,正一命。北周沿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汉代今文《易》学派之一。西汉施雠创立。雠曾与孟喜、梁丘贺同学《易》于田何再传弟子田王孙。宣帝时立为博士,甘露三年(前51),参与石渠阁讨论五经异同。后授张禹,禹授彭宣。由是施氏《易》有张、彭之学。著有
金末兵制名。哀宗天兴二年(1233),朝廷迁至归德府(治今河南商丘南),改陈州(今河南淮阳)为金兴军,由粘葛奴申为节度使,拜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于陈。奴申立五都尉以将其兵,即:建威卫来猪粪、虎威卫蒲察合
?—1597一作孟廷瑞。明云南顺宁(今凤庆)人。布朗族。世为本府土知府。万历十八年(1590),与兄思贤为争袭职相攻,时邻近大侯州(今云县)土舍奉氏兄弟亦相争,遂各自联兵相助,残杀不已。二十五年为参将
后突厥碑铭。在鄂尔浑河右岸,和硕柴达木湖畔哈喇和林遗址附近,形制同于阙特勤碑。清光绪十五年(1889)为雅德林采夫发现。西面为汉文,题“御(指唐玄宗)制御书”,北、东、南三面及西南棱角悉镌突厥文。突厥
1769—1841清江苏武进人,字申耆,号绅琦。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官安徽凤台县知县,以父忧告归,主讲江阴暨阳书院几二十年。少从卢文弨读书于龙城书院,究心于考据训诂。其后,因家富藏书,博览群籍,
232—348一作竺佛图澄。西晋、十六国后赵时人,原籍西域龟兹,本姓帛。高僧。西晋怀帝时来洛阳。后深得后赵石勒、石虎信任,尊称为“大和尚”,参议军国大事。学识渊博,能诵经数十万言,又善神咒医术。名僧佛
官名。新莽天凤元年(14)置,职如郡都尉。东汉废。
唐末五代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性谨厚。乾符进士。哀帝时,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拜相之日,以灾祸将至,与家人相对泣 下。天祐四年(907),朱温代唐时,以宰相身份为押传国宝使,将传国玺送温。仕后梁为
①同“五声”。亦泛指音乐。如《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韩非子·十过第十》:“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②古代音韵学名词。以喉、舌、牙、齿、唇各部位发音分别命名为宫、商、角、
官署名。明代北京行部所属六曹清吏司之一。永乐元年(1403)始置,设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十八年迁都北京,遂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