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郎
官名。魏、晋、南北朝皆置,由左仆射或祠部尚书领之,职掌表疏,亦主宫廷礼乐之事。参见“尚书郎”。
官名。魏、晋、南北朝皆置,由左仆射或祠部尚书领之,职掌表疏,亦主宫廷礼乐之事。参见“尚书郎”。
1614—1675清满洲镶黄旗人,萨尔图氏。十七岁从军,随皇太极攻明,取万全左卫。赐号巴图鲁。崇德三年(1638)授吏部理事官。后入关,从阿济格镇压李自成军,攻略湖广。旋从豪格进攻张献忠,又围姜瓖于大
明山东汶上人。嘉靖时与丈夫田斌、僧惠金等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嘉靖二十五年(1546)起义,转战于曹、单、滕、濮间,并扩大至河南、南直隶境内。后被治河都御史詹瀚镇压。
室内天花吊顶的一种做法。用方木相交构成方形、菱形或其他形式的小而密的格眼,上盖木板。实例可见今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和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方格较大并在格心施彩绘或贴以彩色图案纸者名平棊,后者比较讲究,
1088—1150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直老。政和进士。靖康初,金兵攻汴京,力主李纲坚守之议,围解,迁光禄寺丞。绍兴初,除湖南运判,助岳飞镇压杨么起义,进直秘阁,为飞参谋官,累知虔州、福州、广
地名。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黄榆岭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五年(915)刘西袭晋阳,晋将周德威自幽州引兵“救晋阳,至土门,已整众下山,自邢州陈宋口逾漳水而东,屯于宗城”
1342—1388明代蒙古可汗。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之子。洪武十二年(1379)即汗位,号乌萨哈尔汗,年号天元。明太祖致书劝降,不从。次年,被明将沐英击败于和林(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十四年又遭明将徐达
太子詹事别称。以其居东宫官之首,故称。《南史·江总传》:“转太子詹事”,“及为宫端,与太子为长夜之饮”。
学校名。清宣统元年(1909)广西巡抚张鸣岐在桂林创设。旨在为模范监狱培养看管官吏。是年八月开学,分高等学科和看守学科两科。高等科课程十六门,一年毕业;看守科课程八门,六个月毕业。另须习练兵式、体操、
又作弗差。周先公,皇仆之子。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福建道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三至五人。后增至七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秩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定制,设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