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但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春秋、战国、秦、汉时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
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但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春秋、战国、秦、汉时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
①(?—524)柔然可汗。豆仑子,阿那瓌从父兄。建昌十三年(520)阿那瓌投北魏后,他击走俟力发示发,继立,号弥偶可社句可汗(意为“安静之王”)。后为高车国所逐,诣凉州降北魏,被置于西海郡(今内蒙古额
战国末秦国大臣。官中庶子。有宠于秦王政。燕太子丹遣荆轲谋刺秦王,以千金厚赂之,使为先言,荆轲因得见秦王。
即“子西②”。
官名。唐贞元十一年(795)置,从八品下,武散官,授归唐少数民族政权将领。
北宋熙宁四年(1071),省长芦县为镇。属清池县。即今河北沧州市。元延祐元年(1314),徙沧州及清池县治此。至正十八年(1358)山东毛贵等农民起义,攻陷清、沧州,据长芦镇,即此。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建六官,置胥附中大夫,正五命;小胥附下大夫,正四命;胥附上士,正三命,复以大都督领胥附禁兵,则胥附诸官,皆禁兵之官。北周因之。
唐太宗撰并书。原在今陕西西安华清宫,石早佚。存世唐拓本有墨书题记:“永徽四年八月围谷府果毅儿”等字样。清光绪时被法人伯希和从敦煌石室中盗去,今藏法国巴黎图书馆。碑书雍和雅正,一如《晋祠铭》,而圆劲流丽
书名。清倪在田撰。三卷。记咸丰二年(1852)至同治六年(1867)清军与太平军在扬州及附近各地战事,涉及清军将士腐败情形以及太平军习俗制度等,多据见闻,较近于事实。有1933年《扬州丛刻》本。
亦称《十三篇》、《孙子》、《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又与《吴起兵法》合称《孙吴兵法》或《孙吴之书》。春秋时军事家孙武撰。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有《孙武兵书》十三篇,《
见“朔方备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