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遗迹志
书名。明李濂撰。二十四卷。成书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记述宋都汴京遗迹。内容分京城、宫室、官署、山岳、河渠、台池、园苑、关梁、寺观、庵院、杂志、艺文等类,引证旧籍包括正史、会要、文集、笔记等,亦涉及前后各代事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义例整齐,颇有体要,征引典核,亦具见根据,在舆记之中,足称善本”。自朱梁建都以迄金元数百年间建置沿革之由,兴废存亡之迹,皆为之汇考胪编。为研究开封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
书名。明李濂撰。二十四卷。成书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记述宋都汴京遗迹。内容分京城、宫室、官署、山岳、河渠、台池、园苑、关梁、寺观、庵院、杂志、艺文等类,引证旧籍包括正史、会要、文集、笔记等,亦涉及前后各代事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义例整齐,颇有体要,征引典核,亦具见根据,在舆记之中,足称善本”。自朱梁建都以迄金元数百年间建置沿革之由,兴废存亡之迹,皆为之汇考胪编。为研究开封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
战国时魏国大臣。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之智也,他独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悦。他趋而出。经翟璜指点,文侯省悟,以君令召之,并亲自下阶迎
1818—1881清顺天宛平(今北京城西南)人,原籍江苏吴江,字经笙。道光进士。历任陕西学政、詹事府少詹事。咸丰七年(1857)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同治元年(1862)调补户部左侍郎。次年署山西
指无官爵和封邑之入而财势与封君处于同等地位的富民。《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张守节正义:“言不仕之人自有园田收养之给,其利比于封君,故曰‘素封’也。
官名。西汉初年置。汉初诏令即由御史大夫下相国,相国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或以为即御史中丞。
秦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字典。王翦之子。秦王政兼并六国时,奉命率兵先后攻楚、灭魏、平定齐国,以功封武通侯。统一后,曾从秦始皇东巡。
即“武生”。
厗当作虒,见“虒奚县”。
古器物名。羽毛编织而成的测量风向和风力仪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立竿以鸟羽候风所向,谓之五两。”其制法是用鸡毛或鸟毛编成羽片,重五两,亦有重八两的。唐李淳风《乙巳占》:“凡候风者,必于高迥平原
书名。一名《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南宋杨仲良撰。一百五十卷。仲良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叙北宋九朝史事,卷帙浩繁。乃为之分门编类,以成是书。书中各有事目,一部分事目更分子目。李焘原书缺徽、钦两朝诸卷
官署名。简称湖北(道)廉访司。元代地方监察机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所辖十道监司之一。至元十四年(1277),于武昌置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监武昌、岳州等路。二十五年,并入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