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上县
西汉置。治今河北怀来县东。属上谷郡。东汉废。
西汉置。治今河北怀来县东。属上谷郡。东汉废。
见“行在”。
元大德六年(1302)改南剑路置。治南平县(今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市和沙、金两溪中下游及尤溪流域等地。属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府。境内形势险要,古有“铜延平”之称。
战国时期燕国王室陵墓。共二十三座大小不等的封土墓,集中于今河北易县燕下都东城内西北角,分属传名“虚粮冢”和“九女台”的两个墓区,两区以古河道及一道隔墙相间。北面的“虚粮冢”墓区有墓十三座,分作四排:最
唐置。治今广西大新县东北。属邕州羁縻。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辖境相当今大新县东北地区。1929年改置万承县。1951年与养利、雷平二县合并,改置大新县。
突厥部落对唐天子的尊称。始自太宗。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亡,铁勒诸姓谒太宗于灵州,请置汉官。九月,诸部首领共上天可汗尊号。自此唐传诏西北诸国首领皆用天可汗印玺。回鹘汗国时,其首领亦有此称。
?—1130一作钟子昂。宋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钟相长子。靖康二年(1127)率民兵三百人北上抗金,被遣返后,即以所部为基础,与相谋划起义。建炎四年(1130)二月,相率众起义,称“楚王”,立他为
官名。(1)东汉建安中曹操置,为四征将军之一,秩二千石。魏黄初年间定为二品,位次三公。三国蜀、吴亦置。两晋、南北朝多授持节都督,出镇方面,地位显要。晋、南朝宋列为三品,若为持节都督则进为第二品。十六国
杂志名。清宣统元年(1909)四月在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创刊。周刊。华侨主办,白苹洲主编。提倡独立、合群、尚武精神和爱国思想。每册约二十页。次年八月停刊。
见“中台左丞”。
清雍正六年(1728),改宁番卫置,属宁远府。即今四川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