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东陵
清世宗孝圣宪皇后(乾隆生母)陵墓。参见“京西陵”。
清世宗孝圣宪皇后(乾隆生母)陵墓。参见“京西陵”。
即“撦力克”。
又名春官。官名。传说夏、商时置,掌农时。《国语·周语上》:“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韦昭注:“史,太史。阳官,春官。司事,主农事也。”
官署名。满语音译,即“内务府总管衙门”。参见“内务府”。
学校名。清光绪八年(1882)黄体芳创建于江苏江阴,十年秋开课。分经学、古学,内课生各二十名,外课生、附课生若干名,并设藏书楼。十二年设局汇刻《南菁丛书》等书。二十四年改为南菁高等学堂,旋因戊戌政变,
①军事编制单位。五代后唐始置,隶军之下,每军十指挥。宋沿置,其上为厢、军,其下为都,都百人,五都为一指挥。统兵官为指挥使和副指挥使。每指挥均有番号,如捧日左厢第六军第三指挥、虎翼右厢第二军第三指挥、骁
满语官名。原称牛录额真,后金天聪八年(1643)改是称。清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佐领。
?—577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高欢侄孙。累迁散骑常侍。自请入林虑山修行佛法。经二年,不能自守而复职,纵酒纳姬,又兼领军。皇建元年(560),右丞相高湛守邺都(今河北临漳西南),用以典掌机密
书名。明末清初吴炎、潘柽章等撰。记明代史事。纪传体。顾炎武、钱谦益出所藏史料相助,王锡阐、戴笠参与编撰。原拟有纪十八,书十二,表十,世家四十,列传二百。吴炎长于叙事,撰世家、列传;柽章善于考核,撰本纪
古国名。北魏时称吐呼罗。隋唐时始称吐火罗,亦称土豁罗、兜沙罗、睹货罗、都佉、睹火罗。故地在今阿富汗北部。俗信佛教,以盛产汗血马著名。其王曰叶护,隋唐时数遣使朝贡。唐贞观九年(635)遣使至唐。永徽元年
1143—1206南宋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字元善。隆兴进士,调饶州浮梁尉。光宗时,历提举浙西常平、湖广总领、司农少卿。宁宗即位,韩侂胄议北伐,他认为兵不可轻动,宜遵养俟时。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