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洛(雒)阳

洛(雒)阳

城名、县名。“洛”本作“雒”,三国魏改。故城有二: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东二里洛河北岸。原为周成王时周公营建雒邑的成周城,周敬王避王子朝之乱,迁都于此,加以扩建,为春秋后期最繁荣的都市之一。战国时改称雒阳。因位于雒水之北得名。地处天下之中,漕运方便,而且左据成皋,右阻渑池,前有伊阙,背靠大河,利于防守。东周以后,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均建都于此;新莽以此为陪都。绿林起义军所拥立的更始帝,亦曾建都于此。秦置县,为三川郡治,汉以后至北周先后为河南郡、司州、洛州治。战国至西汉,是全国性大都市之一。东汉、魏、晋、北魏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最繁荣的都市之一。汉魏故城,据《元康地道记》:“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故又称为“九六城”。北魏时,有三市:西面西阳门外有著名的洛阳大市,附近是商人和手工工人居住区。南面宣阳门外有四通市和外商聚居区。交易农产品和牲畜的小市,则在东面青阳门外。东汉时,有太学生三万余人。明帝所建的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寺。北魏全盛时,全城有佛寺五百所;又于龙门凿石窟佛像,是我国伟大的艺术珍品。北魏末年,城被毁于战火。隋以后废。一在汉魏故城西十八里,即在今洛阳市。隋大业初建,以为东都;武周续修,改称神都。隋、唐洛阳故城,据《新唐书·地理志》:“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以象河汉。东西五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千四百七十步。”周围约七十里。是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都市。隋有东、南、北三市,唐又增设西市,都是国际性市场。隋(炀帝)、武周、五代唐均都于此;五代梁、晋、汉、周,北宋、金(宣宗以后)均以此为陪都。隋以后先后为河南郡、河南府、金昌府、河南路治。今洛阳旧城系金哀宗时改筑,周长八里三百四十五步,仅当隋唐故城洛北、瀍西的一小部分。近年来对汉魏、隋唐故城遗址都作过考古勘查,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东林本末

    书名。明吴应箕撰。三卷。此书专记东林党之事,上卷为门户始末,中卷为东林本末,下卷为江陵夺情、三王并封、癸巳考察、会推阁员、辛亥京察、要典三案。有荆驼逸史本及活字通行本。

  • 尚方锁士

    南朝时因坐事而被罚制造兵器及宫内细作之官吏。尚方,即左、右、中尚方三署;锁士,指锁系尚方的囚徒。其地位高于冶士,不黥面,遇赦即出。

  • 金雅妹

    1864—1934浙江宁波人。中国第一位留学美国的女生。出生于牧师家庭。幼年父母双亡,被宁波美国长老会牧师麦加梯(D.B.Mecartee)收养为义女。清光绪七年(1881)赴美攻医学,十一年以第一名

  • 鱼儿泺

    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续资治通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驻军鱼儿泺,遣繖格巴图帅万骑自西夏趋京兆,以攻金潼关”,即此。

  • 乌台笔补

    见“秋涧先生大全文集”。

  • 内西头供奉官

    官名。北宋置,为内侍阶官,隶入内内侍省。元丰改制,定为从八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官名,改为左侍禁。

  • 小卿

    周代称中等诸侯国以下未受王命的卿大夫为小卿。《仪礼·大射》:“小卿宾西东上,大夫继而东上。”郑玄注:“小卿,命于其君者也。”贾公彦疏:“按《王制》云,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

  • 乔行简

    1156—1241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字寿朋。绍熙进士。累官淮南转运判官兼淮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迁宗正少卿、秘书监、权工部侍郎。理宗即位,疏论朝政得失,所言多中,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端平

  • 愙斋集古录

    书名。清吴大澂著。二十六册。总目收商周器一千零四十八,秦器十九,汉器七十六,晋器一,共一千一百四十四器。但盖、器每分列为二,又有重出和漏目的,实数约得一千零二十六器。间有考释。另外有《释文賸稿》二卷。

  • 国民捐

    清末捐税之一。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北京劝办,以清偿外债。捐款按年生息,由大清银行代收。收存本息仅得四十一万三千余两,远不足于清偿外债。遂退还原主,或转至储蓄银行作为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