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内铨
官署名。唐代置,为吏部三铨之一,掌流内官铨选之事。五代沿置,或以他官主判。宋初沿置,掌文臣自初仕至幕职州县官之铨选注拟及对换差遣、磨勘功过等事。设判流内铨事二人,以御史知杂以上充任。神宗元丰改制,厘为吏部侍郎左选。
官署名。唐代置,为吏部三铨之一,掌流内官铨选之事。五代沿置,或以他官主判。宋初沿置,掌文臣自初仕至幕职州县官之铨选注拟及对换差遣、磨勘功过等事。设判流内铨事二人,以御史知杂以上充任。神宗元丰改制,厘为吏部侍郎左选。
古国名。姬姓。在今陕西宝鸡县东。《帝王世纪》:“故虢有三焉,周兴封虢仲于西虢,此虢州其地也。”《史记》裴骃集解引韦昭谓:“文公,虢叔之后,西虢也。”今凤翔县出土西周铜器“城虢仲簋”,即其遗物。春秋时称
①供皇帝专用的兵器,藏京师武库。《汉书·佞倖传·董贤传》:“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其选物上弟尽在董氏。”②即禁军。警卫皇帝及皇宫的部队。《后汉书·阴兴传》:“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
侗族族姓或村寨之长,侗族称宁老或样老。自然形成。其职能为调解寨内或族内日常纠纷,代表本族本寨与外界联系。平时从事生产,有事出面调处,无固定报酬及特殊权益。部分壮族村社亦有寨老,壮语称“波板”,意为“村
?—1888清安徽合肥人,字海舲。咸丰三年(1853)与其弟盛传在籍办团练,对抗捻军、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组建淮军,令就所部选募成军,名盛字营,赴援上海。后参与攻陷太仓、昆山、无锡、常州
官名,即领班章京。“达拉密”为满语领班之意。参见“军机章京”。
①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唐沿置,改正六品,属尚寝局。掌舆辇、伞扇、羽仪之事。宋、金及明初悉如唐制。明永乐后,其职尽归于宦官。②官署名。(1)唐龙朔二年(662)改
即今辽河。《汉书·地理志》:“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今辽宁海城东南)入海。”
南诏大理石刻艺术。在云南安宁县城东5公里法华寺后山上。寺已毁,石窟可分四区,有佛涅槃像、千佛、石刻文字等。石窟造像已严重损坏。
书名。宋武珪撰。五卷,附西征寨地图。记载辽风俗、制度、语言等。
果园管理措施。见于汉王褒《僮约》。“浚渠”是修灌渠,“缚落”为修筑篱笆;“鉏园”则是果园中耕,“斫陌”系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