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改湓城县置,以在浔水之阳得名。治今江西九江市。江州及浔阳郡先后治此。五代南唐改为德化县。
唐武德四年(621)改湓城县置,以在浔水之阳得名。治今江西九江市。江州及浔阳郡先后治此。五代南唐改为德化县。
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佛教名词。佛教认为,诸法万殊,各有分界,故名“法界”,泛指一切“存在”。有二义:有指宇宙现象界的全体,称“事法界”,此“界”即“分”义,表示事相之间的差别性;亦有指宇
官名。宋真宗时始置于各亲王府,以教宗室子弟。辽南面官诸王文学馆亦置。明洪武九年(1376)置为亲王府属官。从九品。选老成、明经、慎行之士充任。初设四人,后减三人。掌侍从起居,陈设经史。建文中,改于诸亲
?—前724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739—前724年在位。名平。晋昭侯之子。昭侯被大夫潘父所杀,潘父欲迎立曲沃桓叔,桓叔将入晋。晋人发兵攻之,桓叔败还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他乃立。后为曲沃庄伯所杀。
官名。(1)三国魏太和中置,为著作局长官,员一人,六品,隶中书省。西晋元康二年(292)改隶秘书省,一说改隶时间在元康元年。后著作局改省,仍以为长官,隶秘书省,六品。亦称大著作郎、大著作、著作、正郎等
明代巡抚及按察使之别称。
唐置羁縻州。治在今贵州省荔波县东南百余里之劳村。天宝元年(742)属黔中郡,隶黔中道。后属黔州都督府及黔州经略招讨使。大顺元年(890)属武泰军节度使。后晋天福八年(943)州土官以其地附楚王马希范。
1008—1084北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字阅道,号知非子。景祐进士。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人称“铁面御史”。出知睦州,改梓州路转运使,徙益州路。遍行部中,禁吏为奸,自奉甚
官名。春秋时楚、吴、邾等国置。楚国或称“大阍”。守门小吏。
春秋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市南)南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华氏居卢门,以南里叛。”
即“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