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柽章
明末清初江苏吴江人,字圣木,号力田。十五岁补桐乡县学生。年过二十即综贯百家,天文、地理、皇极、太乙之书无不通晓。明亡后,绝意仕途,数往南京谒明孝陵,称颂明太祖起兵灭元之功绩,以诗文歌颂宋末名臣陆秀夫,赞扬谢翱誓不仕元之民族气节,以寄托其故国之思。尝与吴炎同撰《明史记》。遭“庄氏史狱”株连,书毁身亡。著有《国史考异》、《松陵文献》、《星名考》等。
明末清初江苏吴江人,字圣木,号力田。十五岁补桐乡县学生。年过二十即综贯百家,天文、地理、皇极、太乙之书无不通晓。明亡后,绝意仕途,数往南京谒明孝陵,称颂明太祖起兵灭元之功绩,以诗文歌颂宋末名臣陆秀夫,赞扬谢翱誓不仕元之民族气节,以寄托其故国之思。尝与吴炎同撰《明史记》。遭“庄氏史狱”株连,书毁身亡。著有《国史考异》、《松陵文献》、《星名考》等。
战国秦国泛指名显于王及年俸六百石以上的高级官吏。《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谓‘宦者显大夫’?宦及智(知)于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为‘显大夫’。”
俘获的敌国之民。《礼记·曲礼上》:“献民虏者操右袂。”郑玄注:“民虏,军所获也。”
文书名称。初称策书,源于周代。汉以策书为四种诏令文书之首,魏以后改成册书。唐宋以来,均以册书封立皇后、皇太子、诸王,封拜三司、三公、三省长官以及祭祝郊庙等。综计历代册书,其种类有祝册、玉册、立册、封册
殷墟甲骨文又作武祖乙。商王。名瞿。康丁之子。武乙是庙号。继康丁即位。曾以偶人为天神,令人与之博,胜之,加以侮辱;又以革囊盛血,仰而射之,称为“射天”(《史记·殷本纪》)。周季历来商朝贺,赐之地三十里,
清光绪三十年(1904),以美国绮色佳市康乃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为骨干,联络邻近各学校的中国学生,创立是会,以联络友谊为宗旨。三十二年,与东美中国留学生会合并。
见“庄客”。
即“都纪”。
①宋职役的一种。由乡民出资或捐田助役。南宋职役甚重,役法杂乱。约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婺州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长仙乡的一些“大姓”,因轮派保正役而时起纠纷,乃创议合伙捐田一百亩,帮助当役者应差;每年三月
见“罗罗”。
又名蒙哥汗石碑。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格尔汗山以南元释迦院遗址。释迦院为元宪宗七年(1257)蒙古外剌(斡亦剌)部八立托驸马与其妻一悉基公主所建。院碑立于建院时,碑额题“释迦院碑记”。碑记,汉文,共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