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同知
官名。清代同知之一种,为厅之长官,掌厅事。清制,直隶厅或厅之长官,分设理事同知、理事通判、抚民同知及抚民通判。属同知者,正五品;属通判者,正六品。
官名。清代同知之一种,为厅之长官,掌厅事。清制,直隶厅或厅之长官,分设理事同知、理事通判、抚民同知及抚民通判。属同知者,正五品;属通判者,正六品。
明洪武元年(1368)改南宁路置。治宣化县(今南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上思、邕宁、横县、扶绥、平果、隆安等市、县地。属广西省。1913年废。
书名。又名《见闻随笔》。清王文鎔撰(原稿署鹤湖意意生编)。稿本。记作者于咸丰三年(1853)至十年在浙西及苏南见闻,尤详于癸丑年(1853)。是书记太平天国定都后苏浙两省农民抗租斗争风起云涌、官僚地主
即“陈胜”。
书名。清李鹤年撰。一卷。叙捻军起义的兴亡。首尾简明。其基本史实得自闻见,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作者时官巡抚,编撰是书旨在表明文官用兵,以赞中兴的“战功”。
1670—1738清满洲镶蓝旗人,喜塔拉氏。初由笔帖式官国子监助教。历官主事、员外郎、监察御史、侍郎。雍正五年(1727)晋湖广总督,曾整治长江堤工,推行摊丁入地,经理湖南、湖北改土归流事宜。十三年授
1694—?清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松瞻(一作崧占),号海珊。雍正进士。历任知县、知府等职。工诗。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麟称“浙西六家”。著有《海珊诗钞》、《明史杂咏》、《诗经序传辑疑》等
宋诗流派名。创始人为黄庭坚。庭坚师法杜甫,谓作诗当“无一字无来处”,主张熔铸故实,“脱胎换骨”、“点铁成金”而出以新意,反对陈言熟滥。其诗喜用僻典奇字,造拗句,押险韵,作硬语,风格生新瘦硬。虽未免流于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香港创刊。 日报。潘飞声主编。立言不偏不激、婉约论列。另发副刊,多风花雪月之作。后改名《真报》。1915年停刊。
即“明宣宗”。
即渑池。《史记·六国年表》: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与秦会黾池,蔺相如从”,即此。